青聯榜樣說第25期 | 楊潔:沉醉墨香,書寫我心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在她墨香四溢的工作室里,可以看到擺滿了“尖如錐兮利如刀”的宣筆,“羅細無紋角浪平”的歙硯和大小不等的“江流有聲,斷岸千尺”的徽派印章,一筆一紙一硯一印,都在她的心摹手追中散發出深谷幽蘭的芳香。
編者按 百年的青春,是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現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五四”,是奮斗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斗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讓我們一起走近身邊各行各業的青年榜樣,細數他們負重蝶變的耀眼青春。 人物簡介 楊潔,十三屆全國青聯委員、十一屆省青聯常委,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安徽省合肥市楊潔書法工作室負責人,中國致公黨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煤礦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詩歌學會書畫委員會副主任。由于出生于合肥,素有“小皖女”之稱。 楊潔自6歲習書,紙上長征,時至今日,不輟勞作。她創作的書法作品及論文發表于《書法》《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安徽日報》、《書法報》等,出版《最美的書畫》。書法作品多次在中書協全國大賽中獲獎、入展,入圍,曾榮獲“安徽省青年拔尖人才”稱號,獲“安徽省政府社科獎”最高獎。 在她墨香四溢的工作室里,可以看到擺滿了“尖如錐兮利如刀”的宣筆,“羅細無紋角浪平”的歙硯和大小不等的“江流有聲,斷岸千尺”的徽派印章,一筆一紙一硯一印,都在她的心摹手追中散發出深谷幽蘭的芳香。 聞墨香而識字 楊潔雖出生合肥,但她的童年卻是在鴨綠江畔美麗而詩意的丹東度過的。從小在愛好書畫的父親耳濡目染下,她自6歲便開始接觸筆墨,此后就再也沒有放棄臨池習字。孩童時期的她誠然不知藝術、創造,只是懵懂地感覺到自己對筆墨、線條無法取代的喜愛。 上小學六年級時,小楊潔開始參加社會書法活動,想以此來檢驗自己學習成果。她的一幅行書作品因其出類拔萃的品格,一舉獲得“賽古勒杯”國際交流青少年組二等獎。這讓她信心倍增,對書法的熱情更加高漲。在以后的歲月里,楊潔更是其朝也墨,其暮也墨,醉心于書法。 ![]() 因墨香而沉醉 如果說勤學苦練、筆耕不輟曾讓少年楊潔在彩箋尺素之間,感觸到了山長水闊的意境;那么,當2006年楊潔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美術學院并就讀于書法專業,則讓她的人生如魚得水、如虎添翼。 楊潔說:“2006年去中國美術學院讀書,對我來說,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拐點’。我當時心里想:一定要抓住這次天賜良機,在這里大補一課,無論是理論上的、技法上的,還是實踐與探索中的。”課堂上,她心聽手記;下課之余,她仔細揣摩消化;節假日,她躲在宿舍潑墨揮毫。 ![]() ![]() 圓滿修完學業后,她以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學士學位的身份回到了皖江大地,畢業不到一年時間內,她奪得安徽省首屆書法大賽三等獎,她的作品在全國第六屆楹聯大賽、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大賽入展。 以深谷幽蘭自勉 楊潔表示:“我清楚地知道,面對前人,面對來者,任何絲毫的懈怠都是對書法藝術的不恭。須心摹有得,才能手追有成。我最推崇的莫過于中國近代文化怪才林紓的一句話了,林紓說:‘取經于左氏傳、馬之史、班之書、昌黎之文。以此為四者,天下文章之祖庭也。’” 2016年,楊潔隨中國青年代表團訪問越南,手書“中越青年友誼源遠流長”,作為國禮贈送給越南。2019年,楊潔代表安徽省青聯手書“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贈送給印度青年組織。同年楊潔應邀赴澳門參加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年慶典,手書“盛世蓮花別樣紅”,為盛典獻禮。 ![]() 此外,楊潔也常年參加團省委組織的“三下鄉”活動。 ![]()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楊潔說作為一名青聯委員,她一直不負韶華,砥礪前行,以全新的姿態,不斷書寫人生新的篇章! 媒體支持單位 中國青年報、新華網安徽頻道、人民數字安徽、安徽青年報、安青網、中國網韻動安徽、安徽生活網、安徽校媒聯盟、安徽新媒體集團、萬家熱線、合肥論壇、合肥日報、合肥市廣播電視臺、合肥點聚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淮北日報、宿州電視臺、滁州市廣播電視臺、六安交通音樂廣播、宣城市廣播電視臺、安徽啟蒙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皖江論壇、黃山市民網絡有限公司、安徽文藝出版社、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安徽皖云傳媒、中國公益新聞網、公益中國網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