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百年的青春,是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現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五四”,是奮斗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斗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讓我們一起走近身邊各行各業的青年榜樣,細數他們負重蝶變的耀眼青春。
 
青聯榜樣說第22期
黃文:懷揣一份桑梓情懷,發揚新時“徽駱駝”精神

人物簡介:黃文,男,1987年出生,屯溪區人,黃山市青聯委員,現任黃山徽揚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黃山市青年企業家協會理事。


 
“勇于追夢、吃苦耐勞”被徽州籍學者胡適稱為徽駱駝精神。黃文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徽州人,學成歸來、返鄉創業,積極投身家鄉物聯網領域建設,帶領公司和團隊獲得諸多國家和省、市級榮譽,以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的“徽駱駝精神”。

返鄉創業,以一份桑梓情懷投身家鄉建設

黃文是一名生于徽州、長于徽州的地道黃山人。2014年,因為一份“熱愛家鄉、建設黃山”的桑梓情懷,他與好友汪康一起回到故鄉創辦了黃山徽揚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專業從事物聯網與大數據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土生土長的徽州人,我們創業的初衷就是想利用現代數字化技術為家鄉,特別是徽文化保護做點事情。”黃文說。創業六年來,黃文一直在不斷探索、創新和突破,在創業的路上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在黃文的帶領下,公司先后榮獲“科技型中小企業”“安徽省民營科技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團隊成員陸續獲得第五屆“安徽省青年創業獎”、黃山市第九批“前沿技術創新團隊”等榮譽稱號。

圖為黃文在黃山市“三比一增”專項行動推進會
暨“五一”“五四”表彰大會發言

專注物聯網領域,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徽揚公司的第一個創業項目是古建筑物聯防火大數據平臺。屯溪老街是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風格的古代街市,被稱為“流動著的清明上河圖”。由于這些古建筑大多為木制結構,耐火等級低,且建筑密度大,一旦發生火災,極易四下蔓延,損失難以估量。黃文和團隊成員圍繞古建筑消防安全,全力以赴投入物聯防火大數據平臺的攻關研發當中。經過兩年多的打磨,他們將物聯網、GIS、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應用于古建筑保護上,推進“人”“技”“物”的有機結合,建立了消防智能監測、一鍵預警、科學處置的消防應急智能化平臺,實現了古建筑防火的巨大突破。這一技術在被譽為“流動著的清明上河圖”的屯溪老街和全國四大古城之一的歙縣徽州古城中得到實際應用,也是當時全國首個功能最全、應用面積最廣的利用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實現的古建筑群智慧消防應用平臺。


 
歷經6年發展,徽揚從最開始的小團體流動辦公,成長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雖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挫折,黃文和團隊依然不忘初心,主攻方向也從最初的“物聯網+古建筑消防保護”,到“以自主研發為核心,開發一系列適用于社會治理、低碳、金融服務等多個行業領域的應用系統”。先后與中國科學院、天津大學等知名科研院校建立了科研合作,研發的軟硬件產品獲自主知識產權41項,榮獲國家及省級表彰兩項。2018年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物聯網領域黃山市首家);2019年被市政府認定為市級人工智能重點企業;2020年天津大學閆鳳英教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團隊聯合徽揚技術研發團隊在屯溪區成立“智慧低碳創新實驗室”,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于控碳體系的縣域城鎮規劃技術研究”聯合開展低碳生態的數字化創新研究。


 
常懷公益之心,常行公益之事

投身城市數字化建設之余,公益事業也是黃文一直以來堅持和關注的重點。黃文帶領團隊積極參與希望工程助學、關愛留守兒童、“7·7”洪災扶貧、關愛退役老兵等社會公益活動。尤其是今年,在新冠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向黃山市紅十字會、屯溪區紅十字會分別捐助5萬元,共計10萬元愛心款;并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火速集結公司技術研發人員,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智能識別等技術減少人員接觸、提高疫情防控精準度,為黃山中心城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技支撐,保障了市民正常出行和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媒體支持單位:
中國青年報、新華網安徽頻道、人民數字安徽、安徽青年報、安青網、中國網韻動安徽、安徽生活網、安徽校媒聯盟、安徽新媒體集團、萬家熱線、合肥論壇、合肥日報、合肥市廣播電視臺、合肥點聚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淮北日報、宿州電視臺、滁州市廣播電視臺、六安交通音樂廣播、宣城市廣播電視臺、安徽啟蒙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皖江論壇、黃山市民網絡有限公司、安徽文藝出版社、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安徽皖云傳媒、中國公益新聞網、公益中國網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