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市民“十五分鐘學習圈”、推進中小學教師進社區、探索建立學分銀行制……5月3日,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合肥版”社區教育發展實施意見印發。

  構建市民“十五分鐘學習圈”
 
  根據時間安排,到2020年,全市社區教育四級網絡體制機制初步形成,標準化建設初顯成效,社區教育內容更加豐富,教育資源融通共享,居民參與率和滿意度顯著提高。
 
  通過整合資源,合肥將構建社區大學(市級)-社區教育學院(縣市區)-社區學習中心(街道、鄉鎮)-社區學校(社區、村)的社區教育四級網絡。試點推進“市民學習家園”建設。根據不同社區、不同行業和不同對象的多樣化學習需求,探索“市民學習家園”建設模式,逐步構建市民“十五分鐘學習圈”。

  推進中小學教師進社區
 
  我市還將推動學校與街道(鄉鎮)、社區合作,有組織地做好在寒暑假、雙休日、法定節假日等非教學時間的體育場館設施向社會開放工作。并且,引導和支持各類學校向社會開放共享學習資源,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師資、教學實訓設備等,積極籌辦和參與社區教育,鼓勵社區和學校共同培育社區教育活動品牌。探索推進中小學教師進社區活動,充分發揮職業教育中心、社區教育學院、社區學習中心和科普學校在社區教育中的骨干和引領作用。
 
  引導支持社區與非遺傳承人合作
 
  推動全民閱讀活動開展,探索推進24小時自助圖書館建設,定期向社會公布“合肥市全民閱讀活動推薦優秀圖書書目”,供市民選擇閱讀。推動休閑生活與傳統文化融合發展,開展傳統文化進社區成果展、傳統文化藝術匯演和經典誦讀等活動。引導和支持社區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合作,開設非遺作坊、非遺大師工作室,傳承和保護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
 
  發放“市民終身學習卡”
 
  我市還將探索建立學分銀行制度。依托合肥社區大學,建立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累計制度,暢通繼續教育與終身學習的通道。實現個人學習信息存儲、學習成果認證、學分積累與轉換,發放“市民終身學習卡”,激勵市民終身學習,建立市民終身學習賬戶和管理系統。拓寬終身學習通道,開展終身學習成果積累與轉換工作。建立市民終身學習檔案,為普通高校、職業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積累與轉換提供平臺。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開發行業領域的能力標準,作為課程標準和學習成果認證的基礎,推動辦學主體之間學習成果的合理互認和相互銜接。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