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線地鐵車廂有點冷? 記者實測為26度上下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步入盛夏,軌道交通1號線卻涼意濃濃。可也有市民反映,地鐵車廂有點冷。
步入盛夏,軌道交通1號線卻涼意濃濃。可也有市民反映,地鐵車廂有點冷。6月28日,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車廂實際溫度在26度上下,略高于目前的設定值24度。對此,合肥城市軌道交通公司表示,這與客流等因素有關。今后其他線路開通、客流量變大后,設定值還會適當下調。
反映有乘客感覺地鐵車廂有點冷
入夏之后,室外的氣溫越來越高,梅雨天氣更是讓人不舒服。不過,合肥地鐵下面卻是另外一個景象。站在軌道交通1號線的各大地鐵口,就能感覺有一股冷氣從下面撲面而來。
“合肥地鐵的冷氣開得像冰庫,下次記得穿羽絨服坐地鐵。”“合肥地鐵冷得跟開往雪國的列車一樣。”“地鐵空調開這么低,太冷了。”最近,記者發現,有多位網友在微博中這樣吐槽。記者了解到,前段時間也有市民致電軌道交通客服熱線,反映地鐵車廂有點冷。
“地鐵空調能不能在氣溫高和人多的時候調低一點,氣溫低人少的時候再調高點,這樣就比較人性化,不然有的時候冷,有的時候就熱。”關于地鐵空調溫度,有人這樣建議。
實測車廂內維持在26度上下
1號線列車有多冷?6月28日上午10時許,記者攜帶溫度計進行實地探訪。在1號線大東門站的站臺層和站廳層,溫度計顯示的溫度基本都在28度。而登上一列開往九聯圩方向的列車,溫度有了變化。1號車廂內的溫度為27度,4號車廂溫度為26度。其他幾節車廂的溫度也維持在26~27度之間。
20多分鐘后,記者乘坐到終點站九聯圩站,隨后又登上了一列開往合肥火車站方向的地鐵列車。在濱湖新區范圍內,一路上車廂里的乘客稀稀拉拉,并不是很多。在3號車廂坐下之后,溫度計顯示的溫度一開始在26度,一段時間之后又變成了25度。
不過,在整個地鐵車廂內的體驗過程中,記者都感覺比室外舒服很多。但在通風口下站立時,能明顯感覺到涼意更足一些。隨機采訪中,不少年輕的乘客覺得車廂內的溫度挺好,22歲何女士覺得“溫度很舒服。”不過,也有兩位老人感覺,“穿短袖的時候還是有點冷。”
回應聽取市民意見后設定值調為24度
合肥地鐵車廂的溫度是怎么設定的?軌道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合肥地鐵列車空調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通風模式,一種制冷模式。前者主要是在冬季使用,后者主要是在夏季天熱的時候開啟。“制冷有手動和自動模式,目前啟用的手動模式。”
“每天早上列車出發之前,司機就會手動開啟空調。”相關人士表示,前段時間車廂空調開啟時的溫度設定值為23度,此后有部分市民致電客服熱線反映“車廂里有點冷”。綜合考慮之后,為了讓多數乘客更舒適,“我們對溫度設定值進行了調整,從23度升高到了24度。”
可為何車廂內實際溫度均高于這個數據呢?對此,相關人士解釋稱,“主要是與車廂內客流有關系。”由于地鐵車廂為流動場所,車廂內乘客較少時,體感相對涼些,在客流高峰時段,雖然已開啟空調設備,但乘客仍會覺得熱。另外,由于車門不斷開關,車外空氣進入車廂,對車廂溫度也會有影響。
聲音施行“空調26度”多數乘客會不適
從節能的解讀來說,早在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了《關于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標準的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內的單位,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和個體工商戶,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于26度。
“目前,關于地鐵車廂溫度多少為宜,在國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相關人士表示,與辦公室等空間不同,地鐵車廂的溫度若設定值為26的話,因為客流大、頻繁開關車門等因素,那么實際溫度肯定會更高,到時候乘客的舒適度會更低。
據其透露,目前合肥僅開通了1條軌道交通線路,相對于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來說,線路少、客流量也不高。等1到5號線全部開通之后,就可以形成網狀的軌道交通線路,客流變大,合肥地鐵車廂內的溫度還將會適當下調。
提醒老人可隨身攜帶一件薄衣服
“車廂溫度設置得低,其實也經常接到反映,有人說冷,也有人說熱。”相關人士表示,這是一個眾口難調的事情,主要因為市民對溫度感受存在個體上的差異。“目前設定24的數值,主要是為了滿足多數人的需求。”
“要求地鐵車廂空調能夠做到民用或家庭空調一樣精細化控溫,不太現實。”對于老人和小孩等乘客,相關人士也給出了溫馨的建議。“老人、孩子在搭乘地鐵時,可盡量選擇遠離空調出風口,站在列車車門口附近。或者坐在靠近車門的地方。”
早晚高峰大客流,由于人體本身的集中熱輻射熱量,車廂內的溫度會偏高些。另外,乘客自身也可以提前做一些應對準備,“比如,老人在乘地鐵時,也可以隨身攜帶一件薄外套,帶嬰兒的家長可以給孩子蓋一條薄毯子,這樣會更舒適一些。”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