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緩緩走進中國工商銀行合肥牡丹支行,手中緊緊攥著存折,并比劃著什么,面露一絲焦急與無助,眼神中透露出取錢的迫切想法。正在柜臺忙碌的柜員敏銳地察覺到了老人的特殊情況,判斷老人很可能聾啞,便立即主動提供熱情服務。

該行柜員深知對于聾啞老人來說,正常的溝通交流存在巨大障礙。為了能讓老人順利辦理業務,他迅速調整服務方式,微笑著示意老人不要著急,隨后拿出紙和筆,開始了一場“無聲”卻充滿溫情的交流。“您好,請問您要取多少錢?”他在紙上寫下第一個問題。老人接過紙,仔細看了看,然后用手比劃著,同時在紙上寫下“5000”。他點點頭,在系統中熟練地操作起來。在辦理業務的過程中,每進行一個步驟,他都會在紙上詳細地寫下相關說明,比如“正在核對您的賬戶信息”“請稍候,正在為您辦理取款手續”等等。老人也認真地看著紙上的內容,不時點頭表示理解。遇到一些需要老人確認的信息時,柜員會放慢寫字的速度,確保老人能夠完全明白。而老人也會通過比劃手勢和簡單的書寫來回應。就這樣,通過手語和紙上寫字這兩種特殊的方式,兩人完成了一次次有效的溝通。當業務辦理完成5000元現金交到老人手中時,老人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中滿是感激還豎起了大拇指,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著對該客服經理的稱贊。柜員也笑著向老人比劃了一個“不客氣”的手勢,示意這是自己應該做的。

這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卻體現了工行合肥牡丹支行員工高度的職業素養和人文關懷。在面對特殊客戶群體時,他們沒有絲毫的懈怠和推諉,而是積極主動地想辦法解決問題,用耐心和愛心搭建起溝通的橋梁,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贊譽。(王鵬 聶志遠)

責任編輯: 程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