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的服務質量,關系到我省1000多萬老年人的晚年幸福。記者獲悉,今年4月,我省啟動了為期四年的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即按照民政部制定115項指標,對每個養老院進行逐項自查和核查。
 
  目前專項行動進展如何?據省民政廳副廳長孫邦平介紹,截至6月,全省16個市、105個縣(市、區),共計2584家養老院已完成自查核查工作。而在專項行動推進過程中,各地市針對養老院的服務質量問題,加大整改力度,創新工作方式,出現了不少亮點。
 
  例如,宿州、阜陽兩市通過公共財政和福利彩票公益金,分別安排3500萬元和7000萬元用于消防設施改造;六安市霍山縣、亳州市蒙城縣在每個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建設監控室,在縣民政局設立總監控室,實現全縣統一聯網;合肥市則在全市范圍內加大養老院整改和關停并轉力度,目前已正式關停1家、下達關停通知2家。
 
  據悉,合肥市日前還出臺了相關規定,規范該市新建住宅小區配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用房和設施的建設、移交和管理等相關工作,確保配建的用房和設施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優質方便的公共養老服務,如每百戶使用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標準配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用房和設施等。
 
  銅陵作為全國第一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市,養老工作不乏創新,如對轄區內老年人進行了摸底調查,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推介合適的養老院等。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為了推進養老服務質量的提升,我省還開展了“萬人訪百院”活動,即全省每個縣(市、區)選擇至少一所養老院,組織100名左右群眾進行實地走訪,通過公眾參與和監督的方式,為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言獻策(目前確定的132所養老院名單已經在安徽民政官網、微信、微博上發布)。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