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身體健康是提升家庭幸福指數的重要指標之一。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和工業化的發展,腫瘤發病率正在呈逐年增長的趨勢,然而,患了癌癥就無藥可救了嗎?4月15日上午,第23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在省城合肥舉行啟動儀式。作為省級公立三甲醫院,安徽省腫瘤醫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系列宣傳活動,明確提出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是癌癥預防最有效的途徑,能夠大幅降低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抗癌明星代表現場分享自己的勵志故事,專家義診團現場為百姓答疑解惑,同時傳播抗癌科普宣傳教育,提高群眾防癌抗癌意識,增強自我健康的保護能力,消除對癌癥的認識誤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宣傳周活動還得到安徽省衛生計生委、安徽省疾控中心、安徽省抗癌協會、合肥市衛生計生委和合肥市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相關領導蒞臨活動現場,并共同觸摸啟動球完成啟動儀式。
 
  第23屆腫瘤防治宣傳周正式啟動多措并舉實現對癌癥的有效防控
 
  癌癥疾病并不可怕,現如今是可防、可控、可治愈的,其中1/3癌癥可以通過早診早治而治愈,1/3癌癥可改善癥狀延長壽命。自1997年起,中國抗癌協會確定每年4月15日~21日為“腫瘤防治宣傳周”,旨在讓全社會認識到癌癥早診早治的重要性,增強自我健康的保護能力。4月15日上午,第23屆“腫瘤防治宣傳周”在合肥正式啟動,為了積極推動全社會參加群眾性抗癌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實現腫瘤診治的現代化、科學化和規范化,安徽省腫瘤醫院自4月15日到21日期間,舉辦惠民義診、空中醫院健康講座、院內科普展覽、健康大講堂、感恩之聲醫患聯誼會等多項腫瘤防治宣傳活動。
 
  據安徽省18個腫瘤登記處腫瘤登記數據初步估算,全省惡性腫瘤發病率270/10萬,每年新發腫瘤病例數18.8萬例,其中城市地區新發病例數9.1萬例,占48.4%,農村地區新發病例數9.7萬例,占51.6%。全省每天新增500余例腫瘤病例,每天因腫瘤死亡315例。2014年安徽省腫瘤醫院(省立醫院西區)被國家衛計委批準為三級甲等腫瘤醫院,也是目前我省唯一一所腫瘤專科三甲醫院,同年被國家癌癥中心確定為我省“國家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實施牽頭單位。啟動儀式現場,醫院專家針對“為什么會得癌癥”、“癌癥早期癥狀是什么”、“如何科學防治腫瘤”、“如何阻斷癌前病變的轉化”等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詳細解答。
 
  消除對癌癥的認識誤區普及科學防癌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癌癥的篩查和早診早治已被公認為癌癥預防最有效的途徑之一,能夠大幅降低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2017年腫瘤防治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安徽省腫瘤醫院院長錢立庭介紹說,腫瘤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但是由于受客觀因素影響,我省腫瘤防治事業起步晚、基礎差、力量相對薄弱,腫瘤防治網絡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作為安徽省唯一公立三甲腫瘤專科醫院,安徽省腫瘤醫院已與安徽省省立醫院實行“人、財、物、信息、管理”五個統一,資源共享,集團化發展,故又名安徽省立醫院西區。“現開放床位930張,在崗職工1036人,設有31個臨床醫技科室,24個亞專科和21個病區,日住院病人1200人以上。”
 
  據悉,安徽省腫瘤醫院是國家衛計委確定的安徽省宮頸癌、乳腺癌防控培訓基地,安徽省腫瘤專科護士臨床教學基地。自建院以來,每年都以惠民義診、體檢篩查、健康講座、省市聯動的腫瘤俱樂部活動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腫瘤防治宣傳活動。錢立庭表示,早日攻克癌癥,是全世界腫瘤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夢想。放眼今后的癌癥防控之路,無論從政府、學術組織、科研人員、醫務工作者還是大眾的基層面來說都任重而道遠。錢立庭認為,通過每年一度的系列宣傳活動,可以推動全社會參加抗癌科普宣傳教育,提高群眾防癌抗癌意識,消除對癌癥的認識誤區,傳播癌癥可防可治的理念。
 
  專家團義診進社區貼心服務獲七旬老人點贊
 
  第23屆“腫瘤防治宣傳周”啟動儀式現場,來自安徽省腫瘤醫院婦瘤科、普外科、兒科、內科、胸外科、放療科等科室的專家組成豪華義診團,現場為居民提供義診服務。周末的清晨,每一張義診臺前都排成了長隊,大家都希望能在自家門前和三甲醫院專家零距離溝通。此外,現場還設立了免費測量血壓和血糖的服務,醫護人員根據檢測結果進行溫馨提示。今年65歲的郝女士是一名失地農民,2014年回遷到高新區的復興家園,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老人的身體健康情況也發出了預警。當日,郝女士和家人一起來到義診服務臺,經過了解,來自安徽腫瘤醫院婦瘤科副主任醫師何成群判斷老人婦科疾病比較嚴重,建議老人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同時注意日常衛生。據介紹,腫瘤的發生與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在我省腫瘤發病的區域特點也明顯,沿淮的胃癌、大腸癌、食管癌、肝癌等消化道腫瘤發病率居高,皖南地區乳腺癌、甲狀腺腫瘤等區域發病率高。
 
  今年77歲的徐維友患有食管惡性腫瘤,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已經出院回家進行休養。當天,徐維友在老伴、兒子和兒媳的陪同下,來到放療科的義診臺前,并將自己之前的胸片和病歷拿給醫生看,經過一番溝通,放療科主任醫師趙于飛給出了康復建議,得知自己的病已經非常穩定,老人長舒了一口氣。整整一上午,前來問診的人數不斷攀升,雖然要排長隊等待,但是大伙都表示很值得。專家提醒說,沿淮區域因為飲食習慣,腌制食品多,所以胃癌、食道癌患者較多。目前,我省腫瘤的前8位病種依次為肺癌、胃癌、食管癌、甲狀腺癌、乳腺癌、宮頸癌、白血病、子宮平滑肌瘤。那么,如何保持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專家提醒說,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積極參加癌癥的早診早治,定期參加體檢,不同人群要針對性地增加癌癥體檢。癌癥患者應主動提升自身健康素養,積極尋求支持、理解和幫助,獲得及時規范的診療、康復保健、心理支持和姑息治療,從而改善生命質量,提高生存率。
 
  腫瘤防治宣傳周專家走基層趕赴樅陽縣為廣大百姓送健康
 
  為了能夠更好地傳播“癌癥疾病可防、可控、可治愈”的科學理念,安徽省腫瘤醫院的王圣應等專家分別來到樅陽縣、潁上縣和壽縣等地進行義診服務。4月19日上午,趕赴樅陽縣的專家團剛一抵達義診點,就開始了工作。“每一年我們都會組織醫護人員走進基層為百姓義診,宣傳腫瘤防治的必要性。”安徽省腫瘤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何新陽介紹說,樅陽縣基層義診共有14名專家參與其中,同時也得到了樅陽縣人民醫院的大力支持。
 
  本次走基層義診包括腫瘤內科、腫瘤放療科、婦瘤科、骨科、兒科等科室,每一張義診服務臺前,都擠滿了前來就診的群眾,義診專家真誠親切、耐心細致地檢查、分析病情,講解注意事項,并針對腫瘤防治相關內容進行科普。
 
  義診結束后,專家團前往樅陽縣人民醫院對口病區查房,針對疑難病例,與當地的醫生進行病情分析和會診討論。此外,安徽省腫瘤醫院頭頸腫瘤外科主任王圣應教授還在該院舉行了一場以“腫瘤外科發展及臨床處理原則”為主題的科普講座。
 
  據悉,本次走基層獲得了當地百姓和縣醫院的一致好評。雖然奔波辛苦,但是能夠傳播科學的癌癥防治理念、為當地群眾送去健康,推動全社會參加抗癌科普宣傳,提高群眾防癌抗癌的意識,專家們都表示不虛此行。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