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天的新高度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2021年,是我國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之年,走好每一步,意義非凡。
|
2021年,是我國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之年,走好每一步,意義非凡。 7月30日,合肥市統計局公布經濟“半年報”。 “新開局”的期中大考,合肥成績如何? “半年報”顯示,跨過2020年的艱難,新開局、新經濟、新成就、新氣象,新生機在這座城市勃發。田間地頭、車間港口、街頭巷尾……點點滴滴的新活力,不斷匯聚成經濟前行的動力流。 今天,我們由數字入手觀合肥,嘗試從另一種角度,講述181天里發生在這座城市中產業、創新和消費浪潮中的變化,觸摸屬于合肥的“新”高度,探尋新五年高質量發展的獨特密碼。 新變化 兩個開局,這個數字從30.1%升至57.4% 新征程,新賽道。作為新晉“萬億之城”,合肥的起步令人關注。 站上高平臺,能夠望得遠,但也面臨全新挑戰。然而,翻開“十四五”開局的這份半年報,生產總值增速、工業增速、新市場主體新項目數……許多數字依然令人眼前一亮。 城市未來,決勝于產業。歷數近年來合肥的產業關鍵詞,“戰新產業”是當仁不讓的大熱門。今年上半年,合肥戰新產業的產值增長39%,占規上工業的比重達57.4%。 占比57.4%是個什么樣的概念?我們把時間軸拉長,可以從歷史的脈絡中發現變化。從“半年報”的數據來看,在“十三五”開局的2016年,上半年這一比重為30.1%,之后的每個上半年占比分別為32.5%、43.5%、52.3%、54.1%,今年更是升至57.4%,跑出了一道美麗的上揚曲線。 ![]() 由此可見,戰新產業在合肥的地位和作用越發重要。“工業高速增長的背景之下,戰新產業實現這樣的成績,可以看出合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已經顯現,隨著工業結構不斷優化,未來的趨勢也將更加明顯。”合工大戰略研究所所長傅為忠說。 如果說,數字能看到的是宏觀的大趨勢,那么從微觀來看,一個個企業的背后,則蘊藏著城市前行的秘密。全球每銷售8臺筆記本電腦,就有一臺來自聯寶。聯寶科技,是合肥的首家“千億企業”,極不平凡的2020年,它以硬核實力,寫下化危為機、逆勢翻盤的故事。而今年上半年,聯寶科技營收同比增長34%。 ![]() 聯寶科技全景。 筆記本電腦、芯片這樣的高科技產品,穿過云霄抵達全球各地,另一邊,在合肥港國際集裝箱碼頭,集裝箱載著液晶顯示屏、太陽能電池、家電和汽車,通過“港航巴士”外貿定制航線,最快2天多就能抵達上海洋山港,跨越太平洋前往世界各地。 上半年,來自海關的一份數據引人注目,合肥市主要出口產品中,太陽能電池賣得最好,出口55.6億元,而集成電路和液晶顯示板的增速最亮眼,分別達347.4%和162.5%。 ![]() 合肥“中歐班列”。 越來越好的戰新產業,成為合肥出口向好的一股重要力量。 市發改委主任朱勝利坦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之下,國內的產業鏈、供應鏈以及市場都在經歷重塑的過程。對于合肥來說,區位優勢的自帶基因,加上十多年耕耘打下來的基礎,獨具特色的戰新產業,已在全國占據一席之地。“在城市洗牌的過程中,你早走了幾步,就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新傳奇 來聽一聽“大逆轉”的故事 8083臺!這是蔚來汽車6月的交付量,同比增長116.1%,創下歷史新高。這樣的好成績,讓蔚來在國內一眾“造車新勢力”中成為當仁不讓的領頭羊。 7月1日,蔚來公布成績單——二季度共交付21896臺,這已是連續五個季度正增長。上半年,蔚來共交付41956臺,達到去年全年交付量的95.9%。在蔚來的帶動下,合肥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5.76萬輛,同比增長2.12倍。 “逆轉”的故事從來為人所津津樂道。合肥戰新產業的舞臺之上,蔚來成為眾人關注的新角色。 無論是在2021第十三屆中國汽車藍皮書峰會上,還是在央視《對話》欄目《萬億城市新征程·合肥》中,不同的場合,蔚來的掌門人李斌都會述說同合肥結緣的經歷: 連續與18座城市接洽未果之后,在第19座城市迎來了轉機,合肥在蔚來最難的時候“雪中送炭”,讓他們對這份真誠的合作感受深刻。 持續攀升的交付數據,是對合肥與蔚來“聯姻”結果的最佳注解。比起數據更讓他有底氣的還有,4月7日,蔚來第10萬臺量產車下線,僅僅三周之后,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正式開工,位于園區的蔚來第二工廠計劃于明年第三季度正式投產。 ![]() 2021年4月7日,蔚來第10萬臺量產車下線。 “對于一個產業來說,最好的支持就是打造一個完整的產業集群,帶來人才、產業鏈、供應鏈和市場的集聚,形成規模化效應。”在李斌看來,合肥對于這一產業的定位是世界級的智能電動汽車產業集群,對于所有的中國汽車企業來說都是重大利好!“人們認為合肥是最牛的風投機構,這反映的恰恰是合肥擁有遠見、創新的能力和擔當。” 140年前,法國工程師古斯塔夫·特魯夫發明全球第一輛電動汽車。彼時的他不會想到,未來在遙遠的東方,一座叫合肥的城市正踩著智能化的腳步,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電動汽車之都。 眼下,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正在影響一座城市的決策和產業結構。關鍵時點,合肥踩中了節拍、抓住了機會。 今年1月,《中國共產黨合肥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決議》公布,細心的人從中嗅出了一個變化,在對合肥戰新產業體系精準概括中,“芯屏器合”變成了“芯屏汽合”。由“器”到“汽”,一字之變,凸顯的是合肥發展智能電動汽車這個產業的決心和膽識。 ![]() 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效果圖。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在多個場合明確——智能電動汽車是合肥戰新產業的重點方向,合肥堅持的是以政府更有為推動市場更有效,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電動汽車之都。 “十四五”時期,合肥將如何奔向“汽”勢磅礴的未來? ——牢牢抓住發展機遇,遵循市場的邏輯,發揮資本的力量,以開放理念、平臺思維,集中資源、集成政策,打造更優生態系統,建設更強基礎設施、開放更多應用場景、營造更好營商環境。 機遇、市場和環境,正組成非同尋常的“合肥解法”,釋放更為強勁的力量。 新展望 科技創新將會是什么模樣? 近日,一份關乎長三角27城科創驅動力的“英雄榜”出爐,合肥位列第五位。由上海社會科學院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研究中心發布的這份報告中,上海為領軍城市,南京、杭州、蘇州、合肥4個城市為核心城市。 何為核心城市?即在科技創新投入上具有核心實力,在科技創新載體上具有核心地位,在科技創新產出上具有核心影響。 成為長三角四大“核心”之一,上半年,合肥科技創新交出了一份什么樣的考卷? ![]() 2021年4月26日,首屆中國(安徽)科交會在合肥盛大開啟。 今年7月,兩位來自深圳和上海的創業者——騰訊公司副總裁邱躍鵬、上海至純科技董事長蔣淵來到合肥,不約而同都談到了自己認真觀看的央視《對話》欄目——《萬億城市新征程·合肥》。 “看節目深有感觸,合肥真的是一座把創新當生命的城市。”邱躍鵬談及每次來這里,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但越來越深刻地感到,合肥堅持“長期主義”,做的是難而正確的事,投資的是明晰的未來。 作為半導體領域為數不多的女性創業者,蔣淵認為合肥“創新是最大標識、最大動能、最大潛力”的理念和她的創業理念相契合,一年多時間,她和團隊在合肥打造的國內首個立項的12英寸晶圓再生工廠,實現了產品最先量產。“產業鏈的發展速度踩上了飛輪,創新在其中的地位至關重要。 2021年7月15日,合肥至微項目正式量產。 經濟學界的一個共識是:從長期來看,技術進步是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源泉。 從新春伊始召開的合肥市科技創新大會,到芳菲四月舉辦的首屆中國(安徽)科交會,人們對“科技風”的感受從未如此強烈。 科交會上閃亮的“成績單”,更讓人大為驚嘆:發布包括潘建偉院士團隊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在內的科技創新成果1043項,科技成果競拍成交680.9萬元,近千款產品參與100余場直播共銷售1.4億元,60個項目云簽約、簽約金額達282億元。 ——創新的成果,正在這里匯聚。 談到先進計算中心,人們耳熟能詳的是赫赫有名的天河一號、神威·太湖之光,而合肥先進計算中心“巢湖明月”,已于6月運行,從此我國先進計算陣營再添重要一員。 ![]() 合肥先進計算中心“巢湖明月”。 除了合肥先進計算中心,上半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亮點紛呈:能源研究院首批科研項目啟動建設、未來網合肥分中心啟動運行、離子醫學中心投入運營、合工大智能院交付使用…… ——創新的動能,正在這里迸發。 合肥的創新,將會呈現什么模樣?當下,合肥正著力聚焦原始創新,服務保障“國之重器”,助力量子、質子、離子、中子、光子“五子登科”和中國聲谷、中國網谷、中國安全谷、中國肽谷、中國環境谷“五谷豐登”,爭創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四個中心”。 全球視野下的創新浪潮已經開啟,到2035年,合肥不僅力爭要成為原始創新的策源中心,也要成為創新要素的集散中心、科技成果的轉化中心、國際科技的交流中心,建成全球科創新樞紐。 ——創新的未來,正在這里描繪。 新經濟 畫好美好生活的這抹亮色 時尚、便利、獨特性、未來感……時下,蘊含這些元素的“首店經濟”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這種帶動消費升級的新模式,正以獨特的稀缺性魅力,成為挖掘消費潛力的利器,激發商業和城市發展活力。 6月18日,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全國第二店落地合肥,這也是華東地區首家京東超體店,4萬平方米的空間,120多家大牌家電,市民可在此隨心購。 自5月19日啟動試營業至6月18日,累計成交額1.6億元,累計全渠道客流量超120萬,年輕用戶占比超80%。 ![]() 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 新消費提升市民體驗,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合肥經濟增長的澎湃動力。 “55購物節”、發放文體消費券、“6·18大促”……上半年,促消費活動應接不暇,激發市民的消費熱情。統計數據顯示,合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60.79億元,同比增長24.4%,增速在省會城市中位列第八位,在總量相近的七個城市中位居第二。 新消費的背后,是澎湃的數字經濟已經由“勢能”變為“動能”。 同屬京東的布局,和合肥綜合保稅區比鄰而居的京東科技(長三角)數字經濟產業園,從去年至今已經落地56家企業。今年“6·18”期間,這里三樓的每家直播間內,主播們忙得不可開交,幾乎都要不間斷連夜直播。 “合肥擁有家電之都的優勢,不止是京東,阿里、拼多多等電商龍頭都在這里布局,已是名副其實的‘商家必爭之地’。”京東集團京東云與AI事業部合肥基地總經理李建說,園區正在匯集新興產業和前沿技術,圍繞AI與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布局新經濟發展。 企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搶抓數字經濟蓬勃興起的機遇,創新合肥正在“云端”創造更大奇跡。 ![]() 2021年4月26日,薇婭為合肥科技產品直播帶貨。 以新技術賦能新模式,越來越多的企業“登云”拓市,催生著經濟發展日新月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市實有市場主體122.09萬戶,電子商務載體總數為21.96萬個,涉網市場主體總數6.49萬戶,占全市市場主體總數的5.32%。 “合肥的企業借助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優化產業的運轉效率;政府以創新引領發展,助力打造數字發展新高地。”邱躍鵬認為,新基建、新城市、新產業,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加速融合,這也是經濟更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