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第十五屆長三角科技論壇來自三省一市的科協領導及有關學會代表分成兩路參觀了合肥高新區、新站高新區包括中國聲谷、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合肥晶合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合肥京東方10.5代線生產基地等單位。

  合肥未來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首站,第十五屆長三角科技論壇代表一行來到中國聲谷,能自動糾錯的智能鋼琴、能語音錄入打字的鼠標、能實現智能寫作的AI寫作平臺……面對眼前貼近生活的各種智能產品,大家不禁感嘆“現代語音科技發展真的是太人性化、太便利了!”

  中國聲谷是全國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依托全球領先的語音、機器視覺等智能交互技術,中國聲谷產業園在國內外已經具備了較高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并帶領安徽省語音產業由技術研發高地向全國語音產業發展高地邁進。

  “合肥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這三所高校,底蘊十分深厚,研究水平很高。同時,又有高新區這樣國家級的科技園區落戶,未來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來自浙江嘉興的吳根軍主任說道。

  談及對于合肥高新區的參觀感受,他說:“我看到了人工智能領域,全產業鏈不同點上企業的展示,這種展示真正引領了一種鏈條的發展概念。而且足以證明,不同企業都找到了自己適合的位置,例如,健康、家居、教育、農業都有涉及,比較全面。這些企業的產品在應用市場領域來說,都是非常有前景的。”

  說起此次論壇的意義,吳根軍主任認為,最重要的是可以為人才與企業搭建起一個交流的平臺。“希望未來我們浙江的企業找到技術痛點,可以到合肥來尋求技術支持。反過來講,合肥這邊的企業要到市場上發展,也可以來咱們浙江推廣運用,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優勢互補”

  “把在合肥學習的經驗帶回去好好‘消化’”

  在合肥京東方10.5代線展廳內,展示著各式各樣的高清顯示屏。據介紹,近年來,合肥市瞄準全球顯示產業及技術發展動向,在大項目京東方的帶動下,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顯示產業龍頭企業紛紛入駐,合肥新型平板顯示產業實現了“從沙子到整機”的全產業鏈布局。

  而伴隨著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呈快速發展趨勢,合肥的新型顯示產業也逐步形成了技術領先、產業集聚、配套完善的喜人局面。很多自主研發的技術在合肥誕生,一舉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真正實現了中國屏、合肥造。

  “‘中國制造2025’首批示范城市果然名不虛傳!”在京東方10.5代線的展廳內,銅陵市科協學會部部長李春燕感嘆,“這幾年,合肥的科技力量的確有了長足的進步,不僅留得住人才,發展的成果也都實實在在的展示了出來,以前了解到的都是框架,今天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干貨’,回去之后,要把這次在合肥學習的經驗帶回去好好‘消化’”。

  記者了解到,長三角科技論壇自2004年創辦以來,此次是長三角科技論壇首次在安徽舉辦。

  論壇將充分發揮了“三省一市”人才集聚優勢和經濟融合融通的優勢,打造了長三角學術技術交流平臺、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平臺、科技創新成果展示平臺,推動了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