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舊城改造等,各城區力爭完成1—2個大體量公園建設;每年,各城區要打造3—5條特色道路綠化和林蔭路;拓展花境范圍讓市民“就近賞景”……近日,合肥市下發《全力提升主城區園林綠化品質的通知》,全力構筑城區特色風貌。

 

  各城區力爭完成1—2個大體量公園

 

  主城區是城市各種要素最為集聚的地方,其園林綠化與市民的生活密切相關。《通知》提出,各城區緊密結合區情特色,進一步挖掘歷史人文地域特色等,強化頂層設計。如瑤海區東部新中心、蜀山區的西部新城、包河區的高鐵片區,園林綠化從一開始就要堅持高起點規劃,以精雕細琢的態度打造精品。

 

  同時,各城區要突出公園綠地的核心地位,將綠地建在百姓身邊,讓廣大市民就近享用綠色福利。《通知》提出,各城區要結合舊城改造等,每個城區力爭都能完成1—2個大體量的公園建設;并充分挖掘歷史人文要素,重拾城市記憶,結合體育健身、文化休閑等復合功能項目建設的有關要求,著力實現“一園一品”;積極推進公園主題化、特色化改造提升,不斷完善公園的配套設施。

 

  主城區林蔭路推廣率要超90%

 

  蕪湖路、環城路、明光路……兩側的大樹密集,林蔭路已初步成形,對于選擇慢行交通出行的市民來說,會感到不少愜意。記者了解到,不少地方也在謀劃打造更多林蔭路,例如,瑤海區就計劃將轄區內的銅陵路、裕溪路等打造成林蔭路。按《通知》要求,今后,合肥市將以一環路、二環路或轄區內一些重要道路景觀提升為重點,將道路景觀提升和城市林蔭路建設進行有機結合。今后每年,每個城區要打造3—5條特色道路綠化和林蔭路。力爭到2020年,合肥市主城區林蔭路推廣率達到90%以上。

 

  拓展花境范圍讓市民“就近賞景”

 

  今年上半年,合肥市重點打造街頭花境,共設置202處,總面積達到7萬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主干道路沿線、重要節點或交口綠帶島頭,以及行人車輛視線開闊地段。在植物選擇上,以露地花灌木和多年生宿根花卉為主,以時令草花為輔,并配置園林小品等。接下來,合肥市將繼續在“微景觀”上下工夫,加大和拓展城市道路花境的實施范圍,加大花境在城市公園、游園、單位、小區及城市出入口等的應用。同時,進一步豐富花境設計形式,如林緣花境、臨水花境、島狀花境、路緣花境、專類花境等,實現讓市民“出門即景”、“就近賞景”,讓街頭“小游園”成為市民的“大花園”。

 

  讓更多立體綠化來到市民身邊

 

  去年,合肥市園林部門在環湖北路渡江戰役紀念館下穿橋兩側,布置了立體綠化,整個垂直綠化面積3500平方米;今年初,廬陽區園林部門在北一環與可苑路和肥西路交口的天橋橋墩、橫梁上,試行真假花草結合立體綠化,效果都很不錯。

 

  此次《通知》要求,主城區園林部門要千方百計拓展綠化空間,最大限度地在居民身邊增綠添彩,加大合肥鄉土樹種的推廣力度和藤本植物的使用,先期可在建筑墻體、圍墻、立交橋、下穿橋等實施垂直綠化,逐步向屋頂發展,向空間要綠量。同時,充分調動市民的主人翁意識,在愛綠護綠的基礎上建綠增綠,可在居民樓周圍種上好管易活的攀援植物,綠化美化自家陽臺,營造立體綠化的濃厚氛圍。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