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的閱讀越來越受電子產品的影響,尤其是對經典名著閱讀的興趣逐漸減退。目前,中小學生閱讀中暴露的問題令不少語文老師頭疼。近日,第六屆“安徽福彩愛心圖書進校園”公益活動先后在肥東縣、全椒縣舉行了捐贈儀式,向全省75 所中小學校捐贈價值150 萬元的課外圖書,希望將愛心送達每一個學生,讓中小學生在書的世界里從平凡走向優秀,從優秀走向卓越。

 
  愛心圖書飛入數十所中小學
 
  在全椒縣第二實驗小學圖書館內,受贈的2000 余本愛心圖書整齊地擺在書架上供學生借閱。“福彩愛心圖書,給孩子們送來了精神食糧!”校長方茂濤說,此次受贈的愛心圖書種類齊全,大多是老師們從課堂教學需要、孩子閱讀興趣出發精心挑選出來的,非常受孩子歡迎。
 
  六年級的張和尤其高興,他告訴記者,自己看過《天方夜譚》《魯濱遜漂流記》《八十天環游地球》等很多書,是老師幫助他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當得知學校圖書館這次受贈了大量書籍后,他欣喜若狂,“我喜歡看游記,圖書館的這類書我都看了,希望這次能有更多我喜歡的書。”
 
  據介紹,“福彩愛心圖書進校園”公益活動是由安徽省福彩中心針對我省中小學校組織開展的一項公益活動,旨在豐富青少年學生校園生活、傳播福利彩票公益文化。
 
  “ 我們的孩子可能沒條件去‘行萬里路’,但‘讀萬卷書’是可以努力實現的。”省福彩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這一活動已成為安徽品牌公益項目。由省福彩中心主辦、新安晚報社承辦的第六屆“福彩愛心圖書進校園”公益活動從5 月17 日正式啟動,歷時近五個月。近日,隨著愛心圖書陸續抵達全省受捐贈學校,本屆公益活動也將圓滿結束。“愛心圖書進校園”公益活動不只是捐贈一本本圖書,更是在傳遞著時代的接力棒,希望將愛心送達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書的世界里從平凡走向優秀,從優秀走向卓越。

  學生閱讀傾向娛樂和碎片化
 
  眼下,中小學生的閱讀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記者帶著問題專訪了在教學一線的語文教師。“我曾針對我班學生電子閱讀情況進行了一項簡單的調查,全班58 名學生,超過一半人曾經下載閱讀過電子書。電子書閱讀正在侵蝕孩子們的閱讀空間和時間。”省城一所知名初中的語文老師告訴記者,現在學生追求快餐式閱讀,男生喜歡網游和推理小說,女生喜歡言情小說,都是網絡文章,對經典名著興趣不高,這就導致他們的寫作中經常出現大量網絡詞語,且語法錯誤百出,讓老師們頗為頭疼。其次是閱讀越來越依賴手機和Pad,紙質書籍在學生尤其是中學生中的閱讀比例在降低。此外,學生的閱讀也出現了“功利”傾向,更多是與考試相關的,其次才是因為興趣愛好,且課外分配給閱讀的時間不多。
 
  是什么造成了這一現狀?采訪中,部分老師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和學生的學業負擔以及信息時代的發展密切相關。
 
  據介紹,雖然新課改已經實施多年,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的開設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也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但在高考這一“指揮棒”的揮舞下,學生的壓力絲毫沒有減輕,“沒有時間和精力閱讀”成了學生的普遍呼聲。
 
  此外,電視、電腦、電子產品的大量使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學生的閱讀習慣,通俗讀物的沖擊造成了閱讀碎片化和娛樂化,網絡文章成了學生緊張學習之余最好的調劑品,同時也讓學生習慣了這種快餐式的閱讀,而對經典文化讀物卻置之不理。
 
  傳統閱讀要結合現代手段
 
  “人的成長主要是精神的成長,而這個和閱讀密不可分,因此我們對學生和家長以及老師提倡要全員、全程、全科閱讀。”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校長楊會謙認為,閱讀不僅僅是孩子和老師的事情,也不僅僅局限在學校,老師、家長和孩子都要閱讀,在學校要閱讀,放了學、下了班回到家同樣要閱讀。閱讀也不僅僅局限在語文這一個學科,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應該是全科的,數學、英語都是很好的閱讀材料。對于當前中小學生閱讀工具和閱讀內容發生變化的現狀,他表示,可以嘗試把經典閱讀和現代閱讀相結合。現在的閱讀是現代的快節奏的,很多借助電子手段,靠學校和老師去禁止是不現實的,應該因勢利導,想辦法將傳統經典閱讀與電子信息化相結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要將中國閱讀和世界閱讀相結合,如此,學生閱讀的思路和眼界可以放得更寬,除了中國經典文化外,英語學科中優秀的文化也可以通過閱讀來吸收。
 
  “學生閱讀光靠校內‘抓’是不夠的,校外還要號召家長在家庭中創設良好的讀書氛圍,讓孩子們在讀書中快樂成長。”全椒縣教體局副局長李慧告訴記者,全椒縣教育主管部門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書香全椒建設,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培養廣大青少年的讀書興趣與習慣。目前,在北京全椒發展促進會的支持下,正在積極籌備“大先生”講堂,屆時將有一批高校“大先生”走進全椒,助力書香全椒建設工作。
 
  “閱讀強調的是一個過程,它需要滲透到我們的課程、課堂以及各種教研活動中。”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李燦莉說。目前我省中小學生的閱讀工作主要是由語文學科承擔,語文的教材課程以及課堂教學中都在逐漸滲透著閱讀,閱讀不能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存在。(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張曉嶸)
責任編輯: 李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