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5G加速發展的關鍵年,既是對試驗網建設的經驗總結,又是5G大規模建設的實踐探索。為深入落實“5G+”計劃,安徽移動合肥分公司以“保持領先優勢、推動轉型升級”為5G發展原則,緊盯發展進度、激發新動能,勇當排頭兵。

    目前合肥移動累計完成5G站點安裝1600余個,開通1500余個,實現主城區、重要商圈、省市政府、交通樞紐及高校等區域的5G網絡覆蓋,道路測試綜合覆蓋率達99.4%、平均下載速率超1Gbps的優質體驗。預計至2020年底,合肥移動將完成市區及縣城區域5G網絡全覆蓋,實現大規模商用。


 
厲兵秣馬  加快5G復工建設進度

    提前啟動,預先收集每站點施工信息,流轉人員集中辦公,AB角督促,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提升流程效率;擴充隊伍,要求各合作單位加大投入,施工隊伍從復工初期10支已增至40支;靈活調度,每日選取40處站點作為資源池,集中力量安裝路邊非管控區域站點;嚴密分析工序關系,達成系統流程、施工工序雙優化;嚴控建設要素,堅守配套規劃原則,精準匹配、分級實施,避免二次上站返工;通過“協同進站”、“專項保障”、“靈活應對”,提高成功率;5G站點線上方式代替現場會審,避免人員聚集風險,同時緊密銜接防控時期各環節工作,實現站點快速開通;站點開通后,優化人員實時介入,現場檢測新站點的覆蓋性能,發現問題后現場快速解決,滿足用戶對于5G信號需求。

攻堅克難  破解5G建設制約因素

    一是針對“C-RAN機房建設難度大、啟用進度慢”制約因素,統籌規劃、充分挖潛,按照“歸屬新建機房、利舊保留機房、擇優鐵塔機房、暫用現有站址”優先級原則,依次規劃C-RAN機房,實現BBU快速集中部署,滿足后續架構演進,加速推進CRAN機房建設;二是針對“傳輸網組網難度高、傳輸資源需求迫切”制約因素,合理儲備、快速接入,重點圍繞10GPTN端口、CRAN機房纖芯、綜合業務區優化三方面部署,在保證5G接入的同時,適度儲備資源,應對遠期建設;三是針對“5G設備功耗高、配套電源改造難度大”制約因素,精準匹配、分級實施,根據建設具體場景,匹配 “直流空開改造、增替開關電源/蓄電池組、交流引入增容改造”三級電源改造方案,實施解決。

開拓創新  提升5G網絡資源效用

    對于管道資源稀缺情況,采用無源波分設備進行現網整合或直接安裝方式,可減少5G設備所耗纖芯,目前已累計使用近1000套無源波分設備,節約光纜建設、管孔資源等成本約500萬元;對于鐵塔天面資源緊張、改造難度大情況,采用部分站點共享友商長抱桿建設舉措,有效節約了鐵塔租賃成本;對于BBU集中部署的GPS“扎堆”安裝,帶來的施工難、成本高問題,創新使用GPS共享系統合路,從試點到推廣,快速解決了站點短期無法快速部署問題,進一步降低了建設成本,實現了“又快又省”部署5G基站。

示范引領  樹立5G應用案例標桿

    一是開展優化專題研究,通過提升5G覆蓋能力、4/5G干擾、波束權值優化、5G室內外同頻組網以及上行速率等專題研究,持續提升5G網絡性能;二是編制質量指導手冊,提煉5G網絡優化經驗,同時建設5G示范區,制定“無線參數、傳輸配置、核心網配置”等端到端設置規范標準,致力打造5G精品網絡;三是深入推進“5G+”計劃,高效賦能多個垂直行業。近期合肥移動成功助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遷50周年網絡特別直播活動,直播用戶累計達108萬人次,全程高清無卡頓;在全市40余所中小學成功推廣“5G熱成像測溫系統”;聯合百度公司量身打造圍繞塘西河公園的5G無人駕駛示范路線,完成了四條主干道全長4.5公里的5G網絡優質覆蓋,實現了安徽首個無人駕駛路線全覆蓋。多個標桿應用的樹立,對合肥地區5G信息化應用推廣起到了示范引領的作用。
責任編輯: 小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