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通過局部微整形達到美容效果,已成很多愛美人士的追求。但僅憑“口碑”就輕信一些所謂“美容專家”之言,卻有可能使“微整形”成為“危整形”。
 
  不久前,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的金女士通過微信朋友圈認識了開美容院的余女士,見其在朋友圈口碑不錯,于是就選擇在其美容院注射“溶脂針”以期“瘦臉”。
 
  然而,期待“變美”的金女士在不久后卻出現了“言語含糊、面部觸痛、口角偏斜”等癥狀、體征,經醫生診斷為三叉神經疾患。
 
  險些“毀容”的金女士懷疑該美容院非法從事醫療美容,并且有使用假藥的嫌疑,后怕之余毅然選擇投訴了該美容院。
 
  “接到舉報,我們在余女士開設的美容院發現標有‘VLine-AsolutionLIPOLYSIS’字樣的溶脂針以及標有‘BotulinumToxinTypeA’字樣的肉毒素若干。”參與調查的慈溪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說。
 
  在調查中,余女士承認給顧客注射上述溶脂針進行瘦臉、瘦身,她稱溶脂針、肉毒素均通過微信購買,已為10位顧客打過溶脂針,打出35瓶,每瓶收費900元,共收費31500元。
 
  慈溪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鑒定,現場發現的溶脂針和肉毒素均無進口藥品注冊證書,為必須批準而未經批準進口的藥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第三款第二項的規定,按假藥論處。目前該案已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