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名考生昨參加中科大少年班復試 有10名安徽考生入圍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7月10日,備受社會關注的2017年中科大少年班復試舉行,來自全國的46名少年入圍,他們是從全國2000多名報考考生中層層選拔出來,其中安徽考生10名。
7月10日,備受社會關注的2017年中科大少年班復試舉行,來自全國的46名少年入圍,他們是從全國2000多名報考考生中層層選拔出來,其中安徽考生10名。
預計本周內,最終的錄取名單將公布,值得一提的是,考生年齡最大不到17歲。
46人參加復試
一臉稚氣,個頭也不高,一雙明亮的眼睛透著機靈。7月10日上午,今年16周歲的史志鵬,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中科大參加少年班復試。
與他一樣,昨天共有46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少年入圍科大少年班復試。比如,今年16周歲的劉靜遠來自山東,是一名高二學生,學習成績優秀,在老師的建議下參加了今年的高考,高出一本線140多分,成功入圍科大少年班復試;還有來自江蘇的葛怡婧,同樣以高二學生的身份參加今年高考,并以優異成績被科大少年班“相中”。
談起他們的學習經驗,家長們紛紛表示其實沒有什么秘訣。“我們平時都很忙,主要還是靠小孩自己認真努力,從小養成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劉靜遠的父親介紹,劉靜遠從小就愛看書,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學習很有條理和計劃,效率高。”
有10名安徽考生入圍
中科大少年班學院院長陳旸介紹,在今年少年班復試考生中有10名是安徽考生。“這些考生的分數均在一本線上100多分,約在630分上下。”陳旸說。
陳旸介紹,今年46名參加科大少年班復試的考生,是從全國2000多名報考考生中層層選拔出來的。也就是說,能夠參加科大少年班復試的考生比例不到報考總數的3%。
少年班學生的年齡一直被外界關注,當記者問起今年考生年齡最小者時,陳旸表示“這個不是我關心的問題”。他說,“我從不關心這個孩子的年齡有多小,我只關心他有沒有超齡。”
中科大少年班有著嚴格的年齡“門檻”。記者了解到,報考2017年少年班考生,須是2001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優秀高二(含)以下學生,也就是說年齡最大不到17歲。
“現學現考”測創新能力
在7月10日的復試中,入圍考生將參加為期一天的考試。其中,上午是數學、物理學習能力測試,下午面試。
陳旸介紹,在復試現場將由科大教授對學生進行授課,內容是他們之前沒有學習過的,授課結束后再進行考試。通過這種“現學現考”的形式,主要是考察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
“預計最終的錄取名單,將在本周三、四出來。”陳旸說,科大將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和復試成績最終確定錄取名單。“與往年一樣,我們不設固定錄取率,只要他們夠優秀,這46名考生都有可能都被錄取。”
延伸閱讀
少年班高材生不是“書呆子”
少年班學生都是在高考中取得過優異成績,但他們并不是“書呆子”,除了學習外,他們還有著許多業余愛好。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的考生中,有一名來自聊城臨清一中的16歲學生吳鴻宇。吳鴻宇不僅文化成績優異,而且還喜歡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平時學習之余,他喜歡彈鋼琴,而且鋼琴水平也達到了業余十級。
業余時間里,少年班學生也有自己的愛好,唱歌、排球、古箏和鋼琴等各個方面。記者從中科大獲悉,在科大的70多個社團組織中,有10個社團的負責人來自少年班學院。“既能成為未來社會各領域的領軍人物,又能做社會文明的倡導者、時代進步的推動者,不能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陳旸曾這樣總結少年班教育的宗旨。
九成學生考取國內外研究生
2015年,畢業于中科大少年班的尹希,31歲時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華人正教授,也打破了同為少年班畢業生的莊小威34歲當上哈佛正教授的紀錄。
和外界猜測不同,科大少年班的選拔沒有專業的智商測試,而是通過筆試、“現學現考”、面試等多個復試環節,從1986年起還加入了心理測試。
少年班招收的學生不是“偏才”“怪才”,而是文理兼備尤其是物理、數學擅長者,他們畢業后大多選擇繼續深造。為了減少社會的“捧殺”,少年班規定畢業班以下的學生不能接受媒體采訪。目前,少年班學院學生絕大多數是16歲到18歲,不再像開辦之初那樣低齡。
科大曾統計,過去38年來中科大少年班共畢業超過3400名本科生,約90%考取國內外研究生,其中超四成畢業生將出國求學,比例為全校最高。畢業10年后的學生中,有超過200人成為國內外名校和科研機構教授;另有55%投身于企業界、19%活躍于金融界,在世界500強任職者達到35%。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