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勞模李明圣種大米賣香港 生產全部聘請當地農民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李明圣是一位熱愛土地、熱愛種糧的農民,曾于2000年在江蘇丹陽承包300多畝田,2002年在安慶九城勞改農場承包500多畝田,2010年在六安順河鎮和江家店鎮承包1400多畝田。
4月底的合肥市肥西縣高店鄉田間,晚稻還沒有開始插秧,拖拉機轟鳴著旋耕起大塊泥土,喜鵲撲棱著翅膀追在后面找蟲吃。土生土長的當地農民李明圣來到一塊尚未蓄水的農田,操起藥槍噴灑除草劑,藥車停在遠處的鄉村道路,藥水皮管拖了幾十米長。
架起農業致富金橋
李明圣是一位熱愛土地、熱愛種糧的農民,曾于2000年在江蘇丹陽承包300多畝田,2002年在安慶九城勞改農場承包500多畝田,2010年在六安順河鎮和江家店鎮承包1400多畝田。
“以前李明圣一直在外地承包農田,后來聽說家鄉實施土地流轉,平整、復墾了許多耕地,他就有了回鄉創業的想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合伙人吳善貴說。
在外四處尋找土地種糧的李明圣,回來找到當地鄉鎮負責人,要求承包流轉土地,從事糧食生產。
2012年5月,拿到耕地的流轉租賃權后,李明圣根據多年的種糧經驗,就想著怎樣才能把家鄉的農民組織起來,共同參與種糧。他來到肥西縣農業局咨詢,得知農民可以按照“民辦、民管、民收益”的原則,成立專業合作社。2012年6月,他發起創立了肥西縣明圣現代種植專業合作社,并在肥西縣工商局登記注冊,架起了農業致富金橋。
為了把明圣現代種植專業合作社管理好,李明圣找了3位懂農業種植的親戚擔任經理,實行年薪制,將土地劃分片區交給他們負責管理,又到土地所在的20個村民組,物色了20人擔任隊長,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負責所在地的具體生產及組織工作,根據工作量結算工資。
他在生產上全部聘請當地農民,平時二三十人,農忙時100多人,工價公正合理,工資日清日結,當天兌付,從沒有欠過農民一分錢,使當地農民能得到一份不錯的務工收入。有些上年紀的鄉親不能外出打工,老兩口在這里每年能拿到兩萬多元。
依靠科技增產增收
常年走南闖北從事農業勞作,李明圣深知要想多產糧,只有用科技手段,才能取得好效果。種植面積確定后,李明圣決定選用晚粳稻優良品種“嘉花一號”,“這個水稻品種抗倒伏、抗稻瘟病,畝產超過1100斤,加工出的大米口感好。”
他帶動周邊群眾推廣優質稻,促使糧食達到高產,幾年來收獲的200多萬斤粳稻,全部被巢湖中糧米廠收購,加工大米賣到香港。
隨著農業科技普及和農業機械推廣,2215畝農田栽種一季水稻、一季小麥,李明圣感覺種糧不再是個技術含量多高的活,擴大種植規模、增產增收,不光是種子選得好,還離不開科學種植、精心管理。
幾年來,李明圣通過向農業專家請教、請他們來現場指導,全面實行“稻草還田”、“免耕拋秧直播”,以及優質稻標準化栽培等實用新技術,嚴格按專家要求進行田間防病治蟲,糧食產量得到很大提升。
李明圣說,“過去我們在如何種地上花的工夫多,沒太注重提高管理水平,往往事倍功半,生產成本加大,效益不高?磥,如何有效管理、如何管出效益,對于種糧大戶來說將是一門新課程。”
如今的明圣現代種植專業合作社,設施完善、科技先進,機械化作業水平高,成為肥西縣發展高效規模農業的典范。李明圣2012年被國家農業部評定為全國種糧大戶,2015年當選肥西縣政協委員,2016年當選肥西縣人大代表,2017年五一前夕當選安徽省勞動模范。
可喜的榮譽面前,李明圣帶領鄉親致富的腳步沒有停下,在家鄉廣闊的田野上又開始規劃新藍圖,“農民專業合作社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增加休閑觀光農業、生態養殖、農副產品營銷,把家鄉打造成環境優美、高產高效的生態新農村。”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