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漫畫的情懷勾勒生活——榆木先生印象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初心不改。
認識榆木是一件極其偶然的事情。那一年我正在策劃出版一本有關包拯故事的圖書,因為對出版社設計的樣書封面不太滿意,就想找一個這方面的專業(yè)人士當面聊一聊,溝通溝通,運用這咫尺畫面表現(xiàn)想法和意圖,凝練出書中蘊含的包公情懷。有人給我推薦了榆木。 記得是一個周三的中午,我正在辦公室整理書稿,隨著一陣輕微的敲門聲,一個人推門進來,只見來人大大的口罩掩住了面龐,身材健碩,夾克罩身,短發(fā)覆頭,豐潤圓臉。待摘下口罩,他輕聲自我介紹:“我是榆木”。聞之我不禁愕然:好年輕啊,原來還是個毛頭小伙子!我連忙請他坐下,為他沏上一杯熱茶。寒暄過后,我們隨便聊開了。 ![]() 機緣巧合,大學四年榆木在安徽完成了學業(yè),學的是與畫畫有點沾邊的工業(yè)設計。畢業(yè)了,合肥這方熱土吸引了他,他決定留下來,用畫筆去創(chuàng)業(yè),去畫出他心中的美好安徽。剛畢業(yè)的那段日子,一窮二白,租住的地方甚至連一張床都沒有,打了三年地鋪。說到這里,他的臉上又浮現(xiàn)出熟悉的靦腆的笑容,溫情而寧靜。這種艱苦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相邀去合肥的罍街,創(chuàng)作街面的民俗畫,才一戰(zhàn)成名,有了第一筆可觀的收入,終于走出了困境。榆木不無自嘲地說,困難的時候的確打過退堂鼓,懷疑過人生,經(jīng)常想一走了之,回到老家最起碼還能吃到媽媽做的一口熱飯,在這里太遭罪了。正是因為不甘心,對漫畫的無比熱愛,才讓他堅持了下來。陽光總在風雨后,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后面的事情就相對容易多啦,條件好了,創(chuàng)作漸漸進入佳期,名氣也漸漸起來了,來談合作的越來越多,人也變得忙亂不堪。夜深人靜的時候,夢中醒來榆木常常陷入沉思:這種畫匠的日子是我該有的模樣嗎?用畫筆去交易生活,難道就是人生全部?說實話這么多年,他只顧埋頭畫畫,很少考慮什么題材風格之類的,還是那句話:畫就是了。看來到了要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了。榆木呷了幾口水,臉上的笑容逐漸蕩漾開來,人也變得不再靦腆,似乎有一股自信的力量充盈了他的全身。 ![]() ![]() 不知不覺間,下午的時光飛逝而去。窗外仲夏的陽光依然透亮,遠處綠樹婆娑,一叢叢的紫羅蘭、月季花開得正艷,湖面上一只鳥兒在悠然盤旋,天空藍得讓人癡迷,一切都洋溢著生機和活力。如今的榆木已是社會名人,被冠以各種各樣的頭銜,談到今后的創(chuàng)作他簡單地說了四個字:初心不改。握別榆木,他年輕的臉上笑容蕩漾,這笑容像夏日和風,通過這雙手瞬間暖遍我全身。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