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公里繞城運河 讓合肥人賞“動感時尚”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引江濟淮工程沿線生態保護與旅游總體規劃(征求意見稿)》日前正式發布,公開征求意見。我省將按照保護與開發并重、水域與陸域聯動、引水輸水受水協同等原則,構建“一軸牽引、四區四線、五段九圈”的總體空間布局模式。未來市民或將可以從合肥、安慶等地通用機場起飛,低空飛行游運河。合肥繞城運河段或將打造“錦繡兩岸·創新皖都”為主題的現代化城市內河。 依托輸水線路打造五段運河美景 根據《規劃(征求意見稿)》,我省將依托輸水線路,精心打造運河風景廊道。規劃將千里運河劃分為安慶樅陽、廬江無為、合肥繞城、淮南壽縣、江水北送五個有機聯系、特色鮮明的主題段。 五大主題段特色鮮明。其中安慶樅陽運河段定位為“人文山水·濕地家園”,廬江無為運河段定位為“詩意田園·魚米之鄉”,淮南壽縣運河段定位為“楚漢風情·百里畫廊”,江水北送運河段定位為“綠色糧倉·魅力皖北”,合肥繞城運河段定位為“錦繡兩岸·創新皖都”。 全長78公里合肥將現繞城運河 根據《規劃(征求意見稿)》,合肥繞城運河段始于白石天河口,經小合分線、派河、江淮分水嶺、東淝河,終于肥西縣與壽縣運河交界處,全長約78公里。景觀創意或將結合省會城市及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總體功能定位,體現生態特色、創新文化和時代精神,融入先進科技、互聯網+等元素,營造“時尚動感”與“活力創新”觀賞意境,展現生態水岸、濱水都市、江淮峽谷等自然與人文有機融合的多彩靚麗景觀,把繞城運河打造成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現代化城市內河。 根據《規劃(征求意見稿)》,我省還將依托水利景區,融合形成旅游協作圈,推進形成樅陽引江樞紐、鳳凰頸引江樞紐、菜巢分水嶺、派河口、江淮分水嶺、引江入淮口、蚌埠閘、西淝河、皖北平原水庫九個特色旅游協作圈。并依托九大旅游協作圈,聯圈成帶,構成連南接北的美麗江淮旅游帶。 運河美景咋賞可天上飛水中游 運河怎么游?未來方式或有很多種。根據《規劃(征求意見稿)》,我省將培育系列旅游產品,適應大眾化旅游和全域旅游市場需求。水利旅游、休閑養生旅游、文化體驗旅游、運河游輪旅游等“都可以有”。 運河游輪旅游或將依托長江至淮河280公里引江濟淮航道,積極開發主線游輪、支線游船、市內夜游船、水上巴士等多元旅游產品,打造以慢生活度假和通勤差旅為主的美麗江淮旅游縱貫帶“水上游線”和“運河視界”。 低空飛行旅游或也有望實現。《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積極推進低空空域開放,依托合肥、安慶、六安、桐城、無為、壽縣等通用機場,規劃建設引江濟淮工程低空旅游廊道,著重開發工程俯視觀光旅游,配合環巢湖低空觀光、航空運動、航空攝影、滑翔傘運動等旅游項目,形成低空飛行旅游系列產品,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引江濟淮低空飛行旅游品牌。 總體規劃 引江濟淮工程是我國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也是我省的“一號工程”。根據《規劃(征求意見稿)》,我省或將對引江濟淮工程沿線空間分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和城鎮空間三類進行管控引導。其中生態空間劃定生態保護紅線3831平方公里,占規劃區總面積的8.1%。管控原則和重點要求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轉換。 我省或還將立足安徽省生態功能區劃成果,將規劃區劃分為沿江、江淮、沿淮和皖北四個片區,依據存在的突出生態問題和引江濟淮工程生態環保要求,采取差別化的管控。其中江淮片區包括瑤海、廬陽、蜀山、包河、巢湖、金安、裕安、肥東、肥西、舒城、廬江北部等。 在引江濟淮工程保護范圍之外,我省或再按照輸水干線兩側1 公里、5公里、15公里范圍,構筑三道“外圍防線”,明確管控目標方向,保障輸水河道水質。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