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據合肥市規劃局消息,近日合肥出臺了《合肥市慢行系統完善工程實施方案》,計劃用三年時間,完善慢行微循環。2017年優先實施一環內(含一環)區域,2018年將開展二環內(含二環)其他區域,2019年全面覆蓋。

 

  據了解,城市慢行系統,是把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等慢速出行方式作為城市交通的主體,有效解決快慢交通沖突、慢行主體行路難等問題,引導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車+公交”的出行方式。

 

  根據《方案》規劃,2017年優先實施優先實施一環內(含一環)區域、政務區萬達廣場周邊片區、瑤海區合肥火車站片區、新站區職教城區域、經開區明珠廣場及大學城等區域。

 

  2018年開展二環內(含二環)其他區域、高新區天樂社區、濱湖新區啟動區等區域的慢行系統完善工程,進一步擴大慢行系統完善區域范圍。

 

  2019年在全市其他范圍內開展慢行系統完善工程,重點完善公建點和居住集中區周邊的慢行系統,實現全覆蓋。

 

  具體改善內容包括:步行空間,保障既有步行空間,避免停車占用步行空間。整合擴展步行空間,一體化設計道路和建筑,綜合利用人行道和建筑前區空間,靈活布置綠化或街道家具。

 

  改善步行環境,完善路面鋪裝,平整連續。提升綠化水平,發揮其遮蔽功能。明確指示標識。優化街道界面,重點完善座椅、遮蔽設施和公共藝術小品等。

 

  改善騎行空間,增加非機動車道。保障非機動車道獨立性。實現非機動車道線形、豎向及鋪裝的連續、統一。采取與公交站點一體化設計。

 

  改善停車工程,規范非機動車停車,增加專門的非機動車停車設施,設置在便捷醒目處。

 

  改善慢行過街,改善平面過街條件,加密過街設施間距,提升安全性。增加立體過街設施。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