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早茶劃龍舟 巢湖·第五屆柘皋夏至民俗文化節嗨翻天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千人品早茶、祭拜耕牛、民俗文藝演出、“大美柘皋”圖文展、“跑神計劃”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動,讓今年的夏至節熱鬧非凡。
千人品早茶、祭拜耕牛、民俗文藝演出、“大美柘皋”圖文展、“跑神計劃”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動,讓今年的夏至節熱鬧非凡。6月21日,中國巢湖·第五屆柘皋夏至民俗文化節在巢湖市柘皋鎮拉開序幕。
當天,該鎮文化站廣場被圍得水泄不通,柘皋河邊也是人山人海。慕名而來的游客及本地居民,品茗千人早茶宴,觀賞“大美柘皋”圖文展……這僅是夏至節開幕前的序曲。接下來,祭拜耕牛、民俗文藝演出、唐馬龍舟表演、“跑神計劃”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動一一展開。
據了解,在巢北地區的柘皋、夏閣、蘇灣、欄桿集鎮及含山、肥東等地,老百姓有過“夏至節”的習俗,世代沿襲。巢北夏至節又叫“牛娃節”。相傳朱元璋少時為財主放牛,是日,財主給他半升蠶豆,讓他飽餐一頓。朱元璋登基后,為表示不忘兒時之苦,提倡每逢“夏至”,都要慶賀,尤其要給放牛娃過節。放牛娃這天備受優待,除休假一天外,東家還發大汗手巾、草帽、花鞭炮等。飯后,放牛娃三五成群去山崗上打球(用木棍對擊木制圓球,自訂規則,各顯球藝)。晚飯后,全村人都到村里壘起的大土墩前,少年們在土墩上角力,“占山為王”。鬧到最后,大家抱柴草在上面燒,稱“燒谷墩”,和別的村子比,看誰把火燒得更旺。這一天,耕牛也加喂精料,角系紅布。從夏至節起,農村田埂開始養草,耕牛只能在崗上放牧。
巢北夏至節文化是我國華夏文明進程中長期積淀的農耕文化,體現了中華文明中尊重蒼生萬物,是對耕牛重大作用的認可和尊重,以及對牧牛人的敬重。2010年1月15日,巢北“夏至節”被原巢湖市居巢區人民政府批準為居巢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巢北夏至節還有劃龍舟的習俗。其中,峏山唐馬村劃龍舟有100多年的歷史,表演形式和國內大多數地區相同,除了端午節表演外,還習慣在夏至節舉辦龍舟競賽。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