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人才新政”出臺 頂尖人才落戶可獲200萬生活補助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加快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最關鍵的支撐是人才。
加快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最關鍵的支撐是人才。昨天上午,市委外宣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關于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創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見》的出臺背景、政策特點、政策體系等進行發布。《意見》共分6個部分20條。今天起,將推出系列報道,從構建政策體系、打造平臺、優化環境等方面集中報道我市人才惠政,進一步加大人才政策宣傳力度,從而吸引更多人才集聚合肥,為“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未來5年拿出20億元人才經費
今年起,我市將實施人才發展“6311”工程,未來5年安排不少于20億元人才發展專項經費,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力爭新引進及培養國內外頂尖人才和國家級領軍人才600人、省市級領軍人才3000人、高級人才10000人,集聚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不少于10萬人,以人才優先發展打造新一輪創新優勢、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
高端引領,以用為本。未來5年,我市將重點培養一批具有成長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潛力的人才并爭取入選6至10名,重點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以及兩院院士等頂尖人才30名左右。對新培養、全職引進的國內外頂尖人才,給予個人200萬元生活補助,培養單位最高500萬元獎勵;有特別需求的,可以“一事一議”予以支持。針對那些作出特殊貢獻的頂尖人才,我市將給予個人200萬元生活補助、最高500萬元工作經費。同時,支持設立院士(科學家、專家)工作站(室),符合條件的資助50萬元至100萬元。
單個項目最高可資助1億元
“雙引雙培”人才計劃將進一步深化。我市將突出“高精尖缺”導向,提升拓展領軍人才和創業團隊引進計劃、廬州英才和產業創新團隊培養計劃,著力集聚培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入選市領軍人才引進計劃的,創業類分三檔給予5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資助,創新類分三檔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資助,市和縣(市)區、開發區各承擔50%。入選市高層次人才創業團隊引進計劃,符合條件的,給予最高1000萬元專項資金或2000萬元創業引導基金扶持;對成長性好、業績突出的團隊項目,給予滾動支持或追加資助,最高可達1億元。
對優秀個人和團隊的資助名額不設上限。
配套資助力度同步加大。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創業)”可配套資助100萬元,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創新長期、外專、青年)”、“萬人計劃(領軍、青年拔尖)”、省“百人計劃”、“外專百人計劃”、“特支計劃”可配套資助50萬元。
重點引進3000名產業領軍人才
“《意見》最大的亮點,就是彌補了之前我市人才政策的一些空白點。這次把頂尖人才、產業緊缺人才、青年人才、國際化人才和社會事業人才都納入政策扶持范圍,實現了對各層次人才扶持的全覆蓋。希望通過政策扶持,在我市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氛圍。”市人才辦有關負責人說。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產業、節能環保、新材料等產業領域內,我市將支持企業引進產業領軍人才、核心團隊或40歲左右、具有較高業內知名度的技術骨干,產業領軍人才不受年齡限制。每年重點引進3000人左右,符合條件的分期給予每人5萬元至10萬元生活補助,市和縣(市)區、開發區各承擔50%。
對我市重點扶持的產業(行業),經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批準,支持對象的條件可適當放寬,并鼓勵企事業單位引進緊缺專業人才和重點高校優秀畢業生。
設立青年科技獎和青年創業獎
今后,我市將提高各類人才工程項目中青年人才的入選比例,組建青年人才舉薦委員會,設立合肥青年科技獎和青年創業獎,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加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設,符合條件的給予20萬元至50萬元項目經費,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每人每年給予4萬元生活補助。
同時,實施“夢創天使計劃”,大力扶持有發展前景的青年創客,每年重點扶持1000人左右,對符合條件的給予最高50萬元的貸款貼息;每年舉辦創新創業大賽,選拔具有創新能力和高成長潛力的參賽項目,選拔的項目在我市落地后給予最高100萬元資助;所需經費市和縣(市)區、開發區各承擔50%。駐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優秀畢業生、出站博士后科研人員留肥工作,享受我市人才引進政策。
鼓勵與國(境)外機構開展人才交流
今后,我市將加快國際化人才培養步伐,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創新主體和社會組織與國(境)外機構開展人才、技術和項目合作交流。深化“優秀企業家培養計劃”,每年組織不少于100名優秀企業家赴國(境)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研修學習。
同時,實施“鴻雁計劃”,每年遴選30名左右優秀高校畢業生、創新平臺科研人員和社會組織人才到國(境)外留學深造,對每位入選者給予最高30萬元資助。實施學校國際交流計劃,每年選派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師赴國(境)外研修培訓,鼓勵符合條件的高校、科研機構接收培養國際生,支持我市各類學校開展學生交換互讀。實施留學人員創業扶持計劃,符合條件的給予10萬元至50萬元創業資助。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