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2022年7月1日,從北京傳來消息,合肥市第十中學“語文課進閱覽室案例”被評為全國書香校園建設標桿案例。此次由中國教育報主辦的“全國書香校園建設案例”征集活動,按照《全國書香校園建設案例審核標準》,經專家初審、復審、終審合議,從全國500 多個投稿案例中評出標桿案例15個,合肥十中位于第六位次。





 

  這是合肥十中書香校園建設中,堅持了21年的“語文課進閱覽室”案例所獲得的又一殊榮。早在2001年,合肥十中就申報了合肥市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構建語文學習開放性環境的實踐與研究”,其研究成果“語文課進閱覽室”引起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2003年6月13日《光明日報》以《“期待下一個45分鐘”——合肥十中“語文課進閱覽室”實驗記事》為題、2003年6月14日《中國教育報》以《“魔力”是這樣產生的——合肥十中“語文課進閱覽室”實驗記事》為題進行了宣傳報道。





 

  什么是語文課進閱覽室?據了解,合肥十中每周安排一節語文課,讓學生在閱覽室里選一種自己喜歡的雜志,集中時間和精力自由閱讀,這種自由閱讀的好處在于:第一,對所選擇雜志中精彩的文章力爭讀透一點,并對雜志進行整體評價;第二,閱讀同一種雜志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找到興趣相投的閱讀同伴,交流碰撞;第三,哲思睿語、佳題共賞、雛鳳新聲等10個閱讀專題,學生任意選擇一個合適的切入點,精讀其文,摘抄精華,做些積累,寫點感悟等等。
 

  在閱覽室里,老師指導學生掌握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做讀書筆記,根據生活、學習需要閱讀,借助閱讀解決生活、學習問題,合作學習等,在閱讀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讓每個學生在高中階段有真切、深刻而豐富的閱讀體驗。



 

  2007年,合肥十中申報了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以閱覽室為平臺,轉變高中生語文學習方式的研究”。該課題的研究及成果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在很大范圍內發揮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研究論文《閱讀“課堂化”:語文課進閱覽室》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中語文教與學》全文轉載,課題于2011年獲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評比一等獎, 2013年合肥十中被確定為全國首批“閱讀推廣實驗學校”。













 

  全民閱讀背景下,“語文課進閱覽室”價值何在? “雙減”教育背景下的“語文課進閱覽室”又該呈現怎樣的特點?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雙減”政策,推進“三新”教育改革,貫徹《關于加強新時期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應用工作的意見》、《中小學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等文件精神,充分發揮閱讀育人的功能,推動全民閱讀,“語文課進閱覽室”也進入了新的階段。合肥十中不僅研究開發 “語文課進閱覽室”聚焦式課程、輻射式課程”,還建構起“圖書館智慧閱讀活動課程化體系”。



 

  合肥十中語文教研組長、合肥閱讀教育工作室領銜人王國文老師告訴記者,合肥十中堅持“語文課進閱覽室”22年,已經在3萬多名十中學子中心中播下讀書的種子,合肥十中學子市級以上閱讀比賽中獲獎超過5000人次。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等方面切實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推進新課改背景下學校書香校園改革創新方面,合肥十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責任編輯: 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