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謀劃15分鐘健身圈建設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近年來,在工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在合肥市體育局的正確指導下,高新區不斷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扎實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積極構建高新區15分鐘健身生態圈。為有效改善群眾健身環境,提升群眾生活品質,高新區廣泛興建體育公園、全民健身廣場等健身場所設施,現有體育公園1處、各式足球場5處、全民健身苑70處、籠式多功能健身場5處、社區體育俱樂部7處,各類體育場館36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2㎡,大部分體育場館設施集中在學校、企事業單位。 積極完善“五個一”、“三個一”、“兩個一”建設。根據合肥市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總體布局要求,繼續推進區級“五個一”(1個體育館、1個體育場、1個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1個游泳池(館)和1個體育公園)、街道“三個一”(1個小型室內健身中心、1個全民健身廣場和1個多功能運動場)、社區“兩個一”(1個室外健身廣場,1個室內體育俱樂部)健身設施提檔升級、更新換代,完善“區級-街道級-社區級”三級體育設施布局體系。 扎實推進社會足球場地建設。一方面結合體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體育公園建設標準足球場地;另一方面鼓勵企事業單位利用自身場地新建足球場地,力爭到2025年,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數量達到0.9塊。 科學規劃小廟鎮部分區域托管區域建設。根據區域托管協議,合肥市蜀山區小廟鎮約51平方公里區域將托管給合肥高新區管理。后期,按照遵循統籌協調、合理布局、規范實用和方便群眾的原則,將公共體育場館及健身設施場地納入建設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 積極推廣公園+體育的模式。將體育設施建設相關內容融入公園、綠地、綠道網等公共設施的整體規劃中,明確新建居住小區群眾健身相關設施配套標準,并在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地塊規劃條件中予以明確,切實保障體育設施土地供應。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