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攬才8000人+九國協同研發,“顛覆者”恒大在下一盤什么棋?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近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動作不斷的恒大,再度傳來重磅消息:全球范圍招攬高精尖人才。 9月9日,恒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啟動全球招聘,計劃招聘8000名新能源汽車產業世界頂級專家和技術精英,工作地點遍布在中國、瑞典、德國、英國、荷蘭、奧地利、意大利、日本、韓國等九個國家。
中國是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也是產業發展的熱土,有著最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因此,以中國為全球產研大本營成為必然。為此,恒大不惜重金多次通過并購與合作將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引入國內,并在廣州、上海、天津、沈陽等地籌建多個高端制造基地,中國作為其全球產研中心的格局已然奠定。
而作為當今汽車工業水平最高的兩極,亞洲和歐洲有著深厚的汽車工業底蘊,人才集中。整體來說,亞洲車實用性出眾,尤其在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及相關零配件上,力求提高可靠性,享譽全球。日本豐田、本田、日產;韓國現代、起亞;中國一汽、上汽等均已成為聞名全球的汽車品牌。而一般而言,歐洲車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都敢于應用先進的工藝和技術,質量、安全、操控性能也極具保障。得益于對技術的極致追求,歐洲不僅誕生了奧迪、寶馬、奔馳等全球知名車企,也培育出博世、采埃孚、大陸、馬勒等一批全球頂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恒大將通過實施全球一體化研發模式,在中國、瑞典、德國、英國、荷蘭、奧地利、意大利、日本、韓國九大國家進行協同研發,從而形成“一個中心,全球協同”的研發格局。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技術門檻極高的產業,恒大則可能是對技術最為“癡迷”的企業之一。許家印曾多次在內部會議強調,“恒大新能源汽車的定位,就是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秉持這一發展定位,恒大已通過國際化的收購與合作,構建出覆蓋整車制造、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慧充電、共享出行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并在各關鍵環節擁有世界最頂尖的核心技術。 在整車制造方面,恒大與瑞典科尼賽克合作,擁有世界頂級豪車的研發制造核心技術;在底盤架構方面,與德國BENTELER和FEV強強聯手,掌握世界頂級3.0底盤架構知識產權;在動力總成方面,與德國hofer合作,擁有世界最先進的三合一動力總成核心技術,并通過收購荷蘭e-Traction和英國Protean,掌握世界最先進的輪轂電機核心技術;在智慧充電方面,與國家電網組建合資公司,共同發力社區智慧充電;在汽車銷售方面,入股廣匯獲得全球最大的汽車經銷商網絡。 誠然,在全球一體化趨勢日益加強的當下,任何產業想要更好地發展,能夠充分利用全球資源的“國際化”發展是唯一的路徑。如果說恒大通過國際收購與合作整合技術,構建全產業鏈是第一步,那么面向全球吸納高尖精人才則是第二步。 據了解,恒大此次招聘主要圍繞汽車研究、動力研究、電池研究三大領域進行,招聘專家與技術精英兩大類人才,職位全面覆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上下游各關鍵環節。 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到理性化發展的下半場,技術創新、迭代升級就成了車企應對全新挑戰、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世界頂級核心技術+完備且先進的全產業鏈+專業的人才隊伍+全球一體化研發模式+超強制造能力”共同構成了恒大無可比擬的造車優勢。憑借這些優勢,恒大“力爭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的目標并不遙遠。
責任編輯: a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