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醫保目錄調整患者不再望“藥”卻步

    ——省內醫保目錄九月起實施腫瘤等重疾患者將顯著獲益

 

  為貫徹落實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醫療保險工作的要求,自2017年9月1日起,全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統一執行2017年版《國家醫保目錄》,該目錄所列藥品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此次醫保目錄調整距2009年版醫保目錄已過去8年時間,重點納入治療腫瘤、重性精神病、血友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常用藥品。

 

  創新藥品平民化 切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截止至2015年底,全省城鎮醫療保險參保總人數1737.6萬人,新農合參保人超過5200萬人,政策范圍內基金平均支付比例在80%左右。近期,合肥市出臺了該市的執行新版醫保目錄的文件,易瑞沙納入合肥市醫保報銷范圍,報銷比例在80%。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孫國平教授介紹說:“以往我省肺癌患者主要接受化療為主,靶向藥物的使用率很低,這其中價格是患者主要的顧慮之一。此外,部分患者通過不明渠道購買良莠不齊的仿制藥,無形中為患者的治療安全帶來極大的風險。如今靶向藥物被納入醫保報銷范疇,合肥醫保患者每日自付部分的治療費用僅為50元左右,總體治療費用比化療還要低。可以說,醫保目錄的調整切實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讓肺癌患者可以安心、無憂的進行治療。我希望未來我省會有更多城市及時跟進調整醫保目錄,造福當地百姓。”

 

  靶向藥物改變肺癌治療策略 延長肺癌患者生存期

 

  從醫保目錄調整中不難發現,一代EGFR-TKI肺癌靶向藥物均被納入醫保目錄。隨著發病率迅速增長,在安徽省肺癌已成為威脅居民健康的“頭號癌癥殺手”。近年來,隨著精準醫學的不斷發展,靶向治療給肺癌患者新的希望,經研究發現,靶向治療對于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顯著優于化療。安徽省立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操樂杰教授強調:“在我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約占肺癌病例總數的85% ,其中約30%-40%會發生EGFR基因突變,在吉非替尼等靶向藥物規范治療下,患者生存時間將得到大幅延長,且靶向治療的副作用明顯小于化療,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目前一代TKI靶向藥物已成為了國內外各類臨床指南推薦的一線標準治療。我們也相信,通過醫保目錄的調整,未來會有更多患者享受到原研靶向藥物帶來的益處。”

責任編輯: a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