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170622143015.jpg

  昨天,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現身在青島舉行的亞歐數字互聯互通高級別論壇,并在現場分享了他對傳統乳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看法。據介紹,該論壇是亞歐首腦會議框架下舉辦的有關數字經濟的首次活動。

 

  小食代留意到,昨天盧敏放在接受采訪時,不僅詳細解密蒙牛集團數字化戰略的全盤布局和思路,還透露了蒙牛首家數字化工廠建設的最新進展,以及將蒙牛打造成工業4.0消費品企業的規劃。

 

  數字化重塑產業鏈

 

  在昨天下午的分論壇上,盧敏放說,雖然蒙牛所在的是非常傳統的乳品行業,但從企業的角度而言,數字化恰恰給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

 

  他表示,“蒙牛利用數字化手段幾乎打通了質量控制和檢測環節,這就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有效保證了全球市場上蒙牛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數字化的工具和手段目前已經可以覆蓋蒙牛33個基地、58家工廠和幾千個經銷商,每天蒙牛可以獲得近40萬條自動檢驗數據,杜絕了人為因素的干擾。

 

微信圖片_20170622143202.jpg

 

  現在,數字化在蒙牛內部已成為聯通整個產業鏈、聯通決策管理各環節、聯通企業與廣大消費者的重要紐帶。無論是在質量管理、消費者服務,還是產品研發創新等方面,數字化都極大地開拓了企業的視野,有效地提升了企業運營效率,從而讓蒙牛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

 

  此外,隨著蒙牛“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拓展與深化,數字化還正在逐漸成為聯通全球奶源、研發、生產、銷售各領域各環節的紐帶與橋梁。

 

  打造工業4.0消費品企業

 

  而在稍后接受媒體采訪時,盧敏放進一步詳細解密蒙牛的數字化戰略。

 

  一方面,蒙牛會利用互聯網和數字化改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每年收集分析400多萬噸原奶采購、200多萬個門店、2000多萬人次消費者的數據。并利用基礎設施將這些數據連接起來,實現對每一包牛奶的全流程追溯。

 

  微信圖片_20170622143315.jpg

 

  另一方面,用互聯網與數字化實現有效管理供應鏈。通過建立微銷售系統,讀取分析全國200萬家門店的交易數據,以及消費者數據。同時,蒙牛選擇了3家工廠來建設數字化工廠,在每一條生產線上部署數據采集點,用數字技術推動工廠根據布局來生產。據悉,首家數字化工廠將在2017年內完成建設。

 

  “目前‘工業4.0’都是工業制造類企業,而沒有消費品企業,我們就要做一家實現工業4.0的消費品企業。通過與大數據聯通,工廠在什么時間生產、生產什么、怎么生產,都可以智能運轉。”盧敏放說。

 

  數字化推動產品創新

 

  蒙牛還利用互聯網和數字化手段適應新的消費模式。據介紹,蒙牛與阿里巴巴合作,運營“零售通”平臺開展新型零售。

 

  “現在你用‘餓了嗎’從餐廳叫外賣,利用這個平臺來分析點餐數據,就可以告訴你可能需要一瓶酸奶或一盒冰激凌。這就是用數字化的方式來做新零售,我們的門店不再是超市,而是O2O企業,將碎片化的消費用數字化整合起來。”盧敏放說。

 

  此外,蒙牛還用互聯網與數字化技術來推動創新。盧敏放介紹,蒙牛嘗試利用互聯網征集數以千計的消費者需求。

 

微信圖片_20170622143452.jpg

 

  他解釋,企業在對乳制品口味的認知上,和現在消費者、尤其是90后消費者的需求差距很大。

 

  但通過利用互聯網征集的方式,蒙牛逐漸清晰了各類產品的消費者畫像,并在今年5月推出了第一款根據大數據調研的電商專屬產品甜小嗨,定位更精準,從線上消費群體屬性出發,填補了甜牛奶品類的空缺,市場反響熱烈。

責任編輯: a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