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統計局發布全省網上零售發展情況分析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我省網上零售發展迅猛,對消費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合肥和蕪湖示范作用突出,企業數和零售額都居于全省領先位置。

 
  網商龍頭企業表現吸睛
 
  根據國家統計局反饋數據顯示,2017年,我省網上零售額1411.9億元,是2014年的3.5倍,年均增長5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1107億元,是2014年的3.4倍。從對消費增長貢獻看,2017年我省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9%,比2014年提高5.8個百分點,占比和提高幅度均居中部首位。
 
  隨著堅果類三只松鼠、小家電類凡臣電子和榮事達、羽絨服類高梵制衣、茶葉類天方茶業等行業“標桿”企業脫穎而出,“徽”字號龍頭企業表現搶眼。據統計,2017年全省有網上零售業務的企業達569家,比2014年多486家;實現網上零售額314億元,是2014年的4.5倍,年均增長64.9%。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多元經營態勢愈加明顯。分析報告表明,傳統零售企業試水電子商務,建設網上商城、微信商城以及入駐各大電商平臺,比如合肥百大集團發力百大易商城、移動端百大易購,形成線上線下和手機端的全渠道無縫整合。再者,線上品牌也在紛紛實施品牌落地計劃,開設線下實體店或尋找實體店合作,如著名淘品牌百武西已在全國開設了200多家實體店。
 
  合肥蕪湖示范效應顯著
 
  如今,全省各地都在依托自身資源優勢,積極推動電子商務和流通業的有效融合。2017年,合肥、蕪湖兩個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在全省繼續處于領跑地位,有網上零售業務的限上批零企業分別為104家和116家,網上零售額分別為115.2億元和122.3億元。
 
  哪一類的網上零售業呈現爆發式增長?分析報告表明,在安徽,服務型發展較迅速,線上餐飲增長更為火爆。隨著配送及網絡支付日益便捷,通過網絡實現服務消費愈加深入人心,服務型網上消費迎來大爆發。2017年,我省服務型網上零售304.9億元,是2014年的4.1倍,年均增長59.7%,高于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年均增幅9.6個百分點。
 
  特別是隨著餐飲業“觸網”加深,外賣、團購等線上預訂模式的創新,以及快遞行業配送速度和服務的不斷提升,線上餐飲潛力得到迅速釋放。據省商務部門大數據顯示,2017年線上餐飲位居服務型網上零售首位,占37.7%。
 
  堅持市場引領特色發展
 
  盡管安徽的網上零售業得到了迅猛發展,但和發達省份相比網購逆差依然較大。據國家統計局反饋數據,2017年我省“網購”多于“網賣”739.1億元,比2014年擴大365.7億元。同時,我省的企業經營總體規模偏小,且銷售品種趨同化明顯。數據顯示,在全省網上零售額超億元的34家企業中,就有11家從事食品銷售,10家從事家電銷售,合計占61.8%。
 
  分析報告中建議,我省要推動傳統商貿企業“觸網”轉型,鼓勵依托貨源、物流等線下資源,開展線上零售業務,發展集網絡購物、移動通訊端訂購和城市配送為一體的同城購物。同時,大力培育本土電商品牌企業,結合產業結構和特點,培育一批集商品銷售、交易支付、售后服務于一體的商品銷售服務類綜合平臺。
 
  統計部門還提出,相關部門要走市場牽引、特色發展的道路,加快建立與產業特色相適應的工業品、農產品網絡零售和分銷體系。重要的是,還要引導企業把注意力放在提升顧客體驗上,從服務細節著手,打破同質化競爭的枷鎖。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