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半年時間獲多項“新頭銜” 城市美譽度和知名度不斷提升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翻開日歷,在過去的180多個日夜中,站在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這一全新歷史起點上的合肥,日夜兼程,勇于爭先,開啟了跨越發展新征程。
這是一份靚麗的“期中考”答卷。
翻開日歷,在過去的180多個日夜中,站在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這一全新歷史起點上的合肥,日夜兼程,勇于爭先,開啟了跨越發展新征程。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戶合肥、“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獲批……合肥被國家賦予一系列重任;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勢頭;創新發展出新出彩,項目推進又好又快,城市管理提質提品,環境保護有力有序,民生改善落細落小,黨的建設從嚴從實,半年“成績單”亮點多多。
今天,讓我們來一起打開這份“期中考卷”。
●科目:城市品質
●答題者:合肥市相關職能部門
●答卷亮點:幸福城市、閱讀城市、“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合肥取得了一項項“頭銜”,城市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在不斷提升。
如今,走在合肥的城市街頭,你能感受到公益文明的新風、敢闖實干的民風和安撫人心的陣陣書香。展望未來,相信隨著合肥的不斷發展,將有更多“頭銜”花落合肥城。
一、選擇題:
1.全球首家共享書店坐落在(A)?
A.合肥B.上海C.北京D.廣東
2.2017亞馬遜中國發布最愛閱讀城市合肥位居(A)。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3.該排行榜發布后,合肥第(B)次獲得最愛閱讀城市榜首。
A.一B二C.三D.四
4.2017年,合肥市將建成首批(D)個“館店一體”的城市閱讀空間,“要讓閱讀空間像珍珠一樣,散落在城市的角落。”
A.20B.21C.22D.23
二、判斷題:
1.全球最小充電鋰電池在合肥投產。(√)
2.2016年12月15日,國家郵政局在全國遴選出首批8個城市開展“中國快速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合肥市作為安徽省唯一入選城市名列其中。今年7月,合肥市成為全國第一個被授牌的快遞示范城市。(√)
3.合肥市已有三家全國“雙創”示范基地。(√)
4.2017年,合肥入選“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正式躋身制造業“國家隊”。(√)
三、簡答題:
1.問:何為共享書店?首家共享書店落戶合肥后,運營情況如何?
答:交納99元押金,就可以免費把圖書借閱回家,10天內歸還可享免費借閱,押金隨時退還,這是合肥共享書店的發展模式。據了解,共享書店開業一周,每天都有人前來辦理借閱,來咨詢共享書店業務的讀者幾乎覆蓋各個年齡段。自正式啟動以來,首周完成注冊用戶近8000個,借還書總量破兩萬冊。其中,借書量達16000冊,還書量為4000冊,近8000人下載了APP。
受暑期影響,少兒類圖書借閱量最大。除此之外,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鋪》、《白夜行》、《沉睡的人魚之家》等幾本書借閱頻次都非常高。開業十天,已經歸還的圖書保管情況也令人驚喜,明顯損壞情況并沒有出現。
2.問:在打造書香城市的過程中,合肥舉辦了哪些閱讀活動?
答:除了城市閱讀空間和共享書店外,“大湖名城閱讀合肥”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數屆。合肥市“十大書香家庭”、“十大讀書之星”、“十大書香機關”、“十大書香企業”等特色評選,更是讓喜愛讀書的個人和個體成為引領社會閱讀風氣的榜樣。
不僅如此,合肥市圖書館在省內圖書館系統率先為市民提供24小時閱讀書房。開放以來,每天夜里10點多都有很多讀者去看書。據合肥市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2017年總進館人數達到15315人次,分設在各個區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也在運營八個月后獲得近三萬人次借閱量。位于三孝口的24小時書店,2014年10月31日營業至今,已超過2萬個小時不打烊,每年夜間接待顧客近20萬人次,為他們始終敞開著門點著燈,收獲著近1000個日日夜夜關于這個城市無數個暖心的故事。
四、分析題:
問:連續多次入圍中國最幸福城市榜單,“幸福城市”為何頻頻垂青合肥?
答:合肥之所以多次被評為幸福城市,主要得益于合肥多年的大發展,對外樹立了良好形象,也贏得了美譽度;對內著力改善民生,進一步提升了老百姓的滿意度。工業總產值屢創新高,人均GDP節節攀升,在全國26個省會城市中,合肥主要經濟指標已進入或逼近“十強”,開始步入“第一方陣”。這些充分說明,合肥的綜合實力跨上了新臺階,城市能級躍上了新層次。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城鄉居民,老百姓成為“幸福城市”的最大受益者。
五、論述題:
問:為什么合肥能夠躋身制造業“國家隊”?
答:近年來,合肥市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立市、制造強市、質量興市戰略,推動資源要素向制造業集聚、政策向實體經濟傾斜,形成了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為主導的先進制造業體系。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萬億。全市大企業實現技術中心全覆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9個。全市已建41家智能工廠和320個數字化車間,46家企業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驗收,占全國通過企業總數的4.6%。合肥新站高新區獲批國家首批產城融合示范區。如今,合肥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擁有37個工業行業、200多個工業門類、2000多種大宗工業產品,發展進入新階段。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