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靚麗的“期中考”答卷。

 

  翻開日歷,在過去的180多個日夜中,站在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這一全新歷史起點上的合肥,日夜兼程,勇于爭先,開啟了跨越發展新征程。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戶合肥、“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獲批……合肥被國家賦予一系列重任;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勢頭;創新發展出新出彩,項目推進又好又快,城市管理提質提品,環境保護有力有序,民生改善落細落小,黨的建設從嚴從實,半年“成績單”亮點多多。

 

  今天,讓我們來一起打開這份“期中考卷”。

 

  科目:科技創新

 

  答題者:合肥市科技局

 

  ●答卷亮點:科技創新為合肥的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成為全球發展最快20強城市和全國發展最快的省會城市,特別是“十二五”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兩位數”增長,構建形成具有合肥特色的技術創新體系,進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2017年,合肥科技創新迎來嶄新的發展前景——年初獲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科技創新進入新征程。

 

  一、簡答題:

 

  問: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何花落合肥?


  答: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會落戶合肥,既是厚積薄發,也是水到渠成。

 

  為什么是合肥?看一看合肥近年來的科技創新實力和科技創新成果便窺一斑見全豹。量子通信、鐵基超導等原創性成果在全球產生重大影響,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超導技術、雷達、智能語音、核聚變與強磁場等技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建成全球首個量子通信城域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導研制成功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列入《“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啟動建設超導核聚變中心、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離子醫學中心等重大工程平臺,初步構建形成“源頭創新—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產業創新”的創新全鏈條。科技創新帶來創新成果加速涌現,新型顯示、機器人列入國家區域集聚發展試點,新能源汽車、智能語音、太陽能光伏、公共安全等產業技術保持國內領先……

 

  二、論述題:


  問:合肥在推進科技創新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答:五大方面亮點“解密”合肥科技創新

 

  亮點一建設高端協同創新平臺

 

  合肥大力建設高端協同創新平臺,以搶占制高點為目標,將研發、人才、產業、資本融合起來。以中科大先研院為引領,合肥加快推進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和安徽北大未名生物經濟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發平臺的建設,同時積極推進籌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肥科學城、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華東產業基地暨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安徽大學合肥綠色發展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合肥食品科學與營養創新研究院、中科大金融研究院和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合肥能源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協同創新平臺。

 

  亮點二建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

 

  合肥著力突破關鍵共性技術的瓶頸,建設了公共安全、語音信息、新能源汽車、循環經濟、現代顯示、光伏光熱、環境工程、節能、家電、農產品加工10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院,集聚研發人員1065名,研發出國內首臺太赫茲人體安檢儀、液晶顯示工程化樣機、抗菌家電材料國家強制標準等一批標志性成果。合肥支持高校科技人員及大學生創新創業,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37家(其中國家級8家),在孵企業1956家,從業人員2.4萬人;眾創空間達到49家(其中國家級11家),集聚創業企業(團隊)910個、各類創客近8000人。

 

  亮點三創新創業研發平臺

 

  合肥支持建設企業研發平臺,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目前,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研發機構達到1291家。組建平板顯示、新能源汽車、公共安全、集成電路、軌道交通、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電力安全與節能、科技金融、孵化器、生物育種等12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亮點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合肥推進科技成果改革試點,中科大的科技成果的處置收益按“6∶2∶2”(成果完成人、學校、所在學院)的分配比例,60%獎勵給成果完成人(團隊)。累計處置科技成果9項,處置收入1.3億元。

 

  合工大確定科技成果作價入股創辦企業,按照作價股權的80%股份用于獎勵完成人,20%股份由資產公司代學校持有;科技成果的處置收益按“7∶1∶1∶1”(成果完成人、學校、所在學院、轉移中心)的分配比例,70%獎勵給成果完成人(團隊)。學校獲得的收益,再按照一定比例反哺科技成果培育及轉移轉化工作。累計處置科技成果14項,處置收入986萬元,其中獎勵給科技人員和團隊700萬元(包括股權)。

 

  亮點五完善公共服務

 

  合肥完善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依托國家級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成了集成果展示、技術交易、創新服務、科技中介、專業技術、創業輔導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一中心、三基地”(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產業基地),總面積120多萬平米,已集聚各類科技企業300多戶。合肥還設立天使投資基金,支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目前基金規模達到3.09億元。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