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窗拋物”行為不僅會污染環境,還存在交通安全隱患。從市城管局獲悉,自“車窗拋物”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截至6月13日,平臺受理車窗拋物舉報案件2090件,符合立案條件的856件,目前經交警部門認定的有682件。
漂浮物減少 道路清潔度提升顯著
前不久,在廬陽區北二環路與蘭花路交口向東180米高架橋下方路段,一輛灰色轎車等待紅綠燈的過程中,副駕駛的乘客將一團餐巾廢紙拋出車外;
在繁華大道與蓮花路交口,一輛藍色轎車在等待紅綠燈時,駕駛員從車里扔出一張廢棄用紙……

▲廬陽區北二環路與蘭花路交口向東一處車窗拋物
 ▲蜀山玉蘭大道(黃山路與望江路之間)一處車窗拋物
這些車窗拋物過程都被熱心市民用鏡頭清晰地記錄了下來。舉報內容信息通過市數字城管系統平臺流轉,經執法人員審核通過后,上傳至違法信息處理系統,拋物者會接到交警部門的處罰通知。
根據市民舉報的線索,車窗拋出的物品多為煙頭、塑料瓶、廢棄紙巾等白色垃圾。此外,主次干道道路交口、高架橋等路段,是車窗拋物行為的高發地。
 ▲龍崗路與包公大道交口南一處車窗拋物
“對于市民舉報,我們嚴格做到‘發現一起、教育一起、處罰一起’。”市城管局車窗拋物專班負責人介紹,本次“車窗拋物”專項整治行動利用視頻人工篩查和技術分析相結合的手段鎖定證據,倒查違法行為當事人,對證據確鑿的案件,交警部門對當事人處以50元的罰款。
“通過為期一個月的集中整治行動,主次干道路口路面漂浮物明顯減少,道路清潔程度得到有效提升。”該負責人表示。
近日,參與“車窗拋物”線索舉報的劉女士看到,因為提供的視頻畫面不夠清晰,拋物行為難以認定,自己于6月2日上傳的線索在系統內顯示被回退。
根據最新數據,截至6月13日,平臺受理車窗拋物舉報案件2090件,符合立案條件的856件,目前經交警部門認定的有682件。
對此類情況,專班負責人表示,一些舉報畫面的拍攝地點、車牌、拋物行為比較模糊,受理方難以認定。
此外,還有部分無效線索在于舉報的拋物行為發生地點超出整治范圍,上傳視頻或進行問題描述時要素不完整,尤其是未標注時間的情況較多。
據悉,這些不符合要求的線索會從平臺上自動回退,已上傳線索的市民可及時查看信息動態。
另外,專項整治集中整治行動期間,對查證屬實的“車窗拋物”違法線索,會對每條有效舉報線索獎勵50元微信紅包,同一賬戶每月獎勵上限為500元。
從整治專班獲悉,截至5月31日,已經交警部門認定的“車窗拋物”案件有468件,該批次紅包獎勵已于上周發放完畢,累積發放紅包獎勵23400元。目前,平臺受理系統內仍有100余件案件處理中,預計于6月底前可全部結案并兌現獎勵。
創新探索“城警聯動共治” “車窗拋物”整治轉入長效管理
本次專項整治行動期間,市城管局專班和交警部門積極探索“城警聯動共治”工作機制,形成治理合力。
“這是本次整治行動中,專班和交警探索出的新模式。”市城管局專班負責人表示,市民上傳的“車窗拋物”線索會進入“數字城管”系統和專班進行初步認定,篩選出的線索再上傳至交警處進行二次認定。對于有疑問的線索,城管和交警部門專班成員會進行聯合認定,最終確定其是否有效。
自2023年6月1日起,合肥市“車窗拋物”治理由集中整治階段轉入長效管理階段,原先的舉報獎勵政策也相應改變,但原有的舉報受理渠道仍然暢通。對此,參與了集中整治有獎舉報活動的市民王先生表示,“車窗拋物”行為害人害己,自己會一如既往地關注和參與,做城市管理的義務監督員,讓我們的環境更美,城市更文明。
責任編輯: 馮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