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百年的青春,是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現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五四”,是奮斗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斗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讓我們一起走近身邊各行各業的青年榜樣,細數他們負重蝶變的耀眼青春。

人物簡介

趙猛,男,漢族,中共黨員,1980年10月出生,2014年11月入黨,現任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一大隊八中隊副中隊長。

從警12年來,一直奮戰在交通管理一線,始終對黨忠誠、愛崗敬業、嚴格執法、熱情服務,時時刻刻、事事處處彰顯人民交通警察的忠誠擔當,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交警系統執法標兵”“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安徽省先進工作者”“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他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內涵,用行動擦亮警徽,用忠誠守護人民,樹立了交警隊伍的良好形象。

一身警裝守防線,
牢牢把住戰疫“西大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警生涯中從未遇到過“一級響應”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對疫情,他心急如焚,因為母親大年三十晚上突發腦血栓,正在住院;妻子春節前右腳踝骨裂,行動不便;兒子年幼在家,無人照看。眼看一家老小,趙猛躊躇不定,母親一眼看穿了兒子的心思,一遍遍催促“家里有你哥在,你趕緊去忙你的吧”,妻子也十分理解支持,讓他不要惦記家里,放心去工作。趙猛所在八中隊,承擔整個城市西大門車輛管控任務,大年初二以來,他一直堅守在交通卡點一線,并配合防疫部門做好檢疫檢測工作,和同事24小時值守、吃住在卡點,對宿州籍車輛,一律實行“逢車必查”,為駕乘人員測體溫,并登記造冊,確保不失控、不漏查;對湖北籍車輛,嚴格執行上報制度,及時聯系市防疫部門進行安全處置;對其他外地車輛,一律實行“勸返”政策。管控的同時,開辟綠色通道,優先保障救護車輛、防疫車輛和運送醫護人員、藥品器械、民生物資等車輛通行,確保“生命線”暢通。看到疫情持續時間長,少數年輕同事出現了焦躁情緒,趙猛勉勵大家說:“我們離疫情近一點,人民群眾就能離病毒遠一點!大家相互體諒、相互關心,就能齊心協力戰勝疫情。”在趙猛的帶動下,輔警劉斌不顧右臂骨折病情,忍著疼痛堅守崗位,當戰友勸他休息時,他說:“趙隊長家里那么困難都在前線,我這點傷算什么,只要能防止疫情擴散,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疫情防控期間,趙猛所在卡點累計核查機動車2.8萬余輛,勸返非宿籍車輛1.6萬臺次,未出現一起闖卡現象,有效織密了城市西大門安全防線。


一門心思鉆事業,
處處堅持執法“高標桿”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這是趙猛一貫堅持的工作信條。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結合卡點車流量大、位置特殊等因素,他及時總結出了“查問測消”排查檢測工作法,即檢查車輛和駕乘人員信息;詢問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有無與疫區接觸;為每名駕乘人員測量體溫;對車輛和駕乘人員消毒,加快了車輛檢測速度,確保卡點交通秩序順暢。

在日常交通執法過程中,趙猛也是有心人,注重總結經驗,同時認真研讀交通政策法規,潛心自學,刻苦鉆研,總結出了“五個一”交通執法工作法,即“一早”,早發現;“一晚”,晚下班;“一勤”,勤巡邏;“一訪”,做家訪;“一重點”,把學校、客運企業及有車單位作為重點管理對象。“五個一”工作法及時排除了轄區內的交通安全隱患,有效預防了重大交通事故發生,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在全省推廣。為實現人性化、標準化執法,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趙猛推行“4S”交警崗點服務標準,“1S”:微笑,用微笑服務搭建警民橋梁;“2S”:規范,用規范服務展示公安素質;“3S”:主動,用主動服務創新工作方法;“4S”:滿意,用滿意服務贏得群眾認可。“4S”服務標準在全市推廣后,受到了市民及執勤民警的一致認可,成為宿州交警的新名片、新亮點。針對農村道路交通事故頻發的問題,趙猛認真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主動聯系協調西二鋪鄉政府、沈家村委會,創新開展國省道沿線沈家村“交通安全村”建設,把鄉村區域工作進一步做實做細。


一顆真心系百姓,
時時當好群眾“貼心人”

交警是警察中離群眾最近的人,最方便求助的人,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他給自己定了“愛心、熱心、細心”的“三心”標準,心中有愛,心中有民,親情式服務,帶著感情去工作;熱情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滿懷激情地做好工作;重視對待群眾的每一個細節,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實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共救助困難人員866人次,為司乘人員解決實際困難328個。得知自己居住的新都市華庭小區周邊3個小區均出現病例,防控壓力較大,他主動找到包保組,要求加入志愿者隊伍,到門崗值守,包保組考慮其崗位特殊、執勤任務重,并未安排其值班,趙猛便又義務當起排查員、宣傳員,經過共同努力,所居小區未發生疫情。

在長期的交通執法工作中,趙猛始終堅持“管”與“疏”相結合,“嚴”與“愛”相貫通。例如,專項治理非法營運三輪車期間,趙猛心系群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七十多歲的張老漢左腿殘疾,一直在火車站附近非法營運三輪車,趙猛將其帶到崗亭仔細詢問,得知其患有股骨頭壞死并伴有其他病癥,家庭十分困難,只能靠非法營運三輪車來勉強維持生活。了解情況后,趙猛首先進行說服教育,并帶老人來到了埇橋區殘聯,為老人開辟綠色通道,辦理了二級殘疾證。根據政策,老人每年能夠獲得800元補助,還能享受其他政策扶持。接過趙猛送來的殘疾證,老人熱淚盈眶:“要不是趙警官,我還得繼續拉三輪車,對自己對別人都是件危險的事。”


 
在非法營運三輪車治理工作過程中,他還幫助其他10余名困難車主成功實現轉崗就業。趙猛先后榮獲全省公安系統“十大愛民模范”“宿州好人”“安徽好人”等榮譽稱號。在趙猛帶動下,中隊有4名同事也先后獲評“宿州好人”,趙猛所在中隊被稱為“好人中隊”。


 
媒體支持單位
中國青年報、新華網安徽頻道、人民數字安徽、安徽青年報、安青網、中國網韻動安徽、安徽生活網、安徽校媒聯盟、安徽新媒體集團、萬家熱線、合肥論壇、合肥日報、合肥市廣播電視臺、合肥點聚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淮北日報、宿州電視臺、滁州市廣播電視臺、六安交通音樂廣播、宣城市廣播電視臺、安徽啟蒙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皖江論壇、黃山市民網絡有限公司、安徽文藝出版社、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安徽皖云傳媒、中國公益新聞網、公益中國網、六安城市網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