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記者從合肥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獲悉,目前,合肥市堅持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緊扣省會城市實際,堅持農業生產、生活、生態多功能融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近年來,合肥市認真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并加強和完善重點蔬菜基地建設,糧食產量已連續多年穩定在300萬噸以上,總產量位居省會城市前列。同時,蔬菜產量突破300萬噸、肉禽蛋奶水產品總產量突破100萬噸,菜籃子產品綜合自給率達82.5%。連續10年開展的合肥都市圈供肥蔬菜基地合作共建,已累計在9個縣(市)建設15萬畝埠外蔬菜生產基地。

 

  近年來,圍繞“三圈四沿”都市現代農業總體布局,合肥市建立了“穩糧、擴菜、強畜、興生態、重加工”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形成了優質糧油、草莓、蔬菜、生豬、家禽、乳制品、淡水產品等十大年產值超10億元的特色產業集群。不僅如此,合肥還發展特色高效農業380萬畝,“一村一品”特色村達549個。國家級、省級、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分別達1個、8個和23個,園區總面積達180萬畝。

 

  “互聯網+現代農業”也實現快速發展,并建立農產品網上銷售模式。2017年,全市農業電商銷售額達110余億元。休閑農業碩果累累,形成了“環湖、沿湖、依山、戲水”四大休閑農業聚集帶。2017年,全市鄉村旅游接待游客3000萬人次,鄉村旅游經營收入30億元。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