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區樓市準入門檻升高 改善型住房唱“主角”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1年國務院首批設立的國家級高新區,面積1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余萬,是目前安徽省新興產業門類最全、創新潛力與活力最優、金融資本最為活躍、政策集成度最高、人才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經過多年發展,高新區逐漸成為眾多人才的落戶就業的首選之地,同時這也撬動了該區域整體消費能力,高新區板塊價值逐漸彰顯。
限價盤熱銷,高新區成為2017年樓市明星
2017年,合肥樓市調控政策不斷趨嚴,整體呈現了理性回穩之勢。但是隨著高新區源源不斷的大項目落地和高科技企業落戶,醫療、教育、交通等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高新區對購房者的吸引力逐漸被放大。2017年高新區限價盤更是出現了逆勢熱銷的情況。
以西子曼城為例,2017年2月27日,旭輝以878.2萬元/畝競得高新區望江路以北、侯店路以東的高新區TF4-1、TF4-2-1號地塊,案名定為西子曼城。2017年8月20日,西子曼城項目首開6棟高層,均價13200元/㎡,在市場趨冷的大環境下最終去化9成。截至今年1月中旬,西子曼城2149套已全部售罄。
西子曼城共開盤12次,平均13天開一次,歷時僅5個月就完成清盤,是合肥市2017年銷售套數最多的項目。除了西子曼城,高新區望江臺項目也同樣熱銷。據了解,望江臺項目的高層均價為12600元/㎡,洋房均價13800元/㎡,和西子曼城同樣屬于限價盤,基本上開盤即售罄。
2017年高新區均價在13000元/㎡還有匯景城市中心項目,該項目同樣一房難求,因為體量較小,兩次開盤后即清盤。
隨著2017年入市的限價樓盤宣告售罄,高新區目前已經沒有1.3萬/㎡的項目了。
改善型住宅或成高新區2018年樓市主角
近日,記者走訪了幾個高新區樓盤后發現,目前高新區在售項目均價基本上都在1.6萬/㎡以上,以花園洋房、大平層以及裝修高層為主。
其中,世茂國風項目為純改善型住宅,預計9月初會有兩棟洋房加推。該項目位于習友路與楊林路交匯處,距離政務區大約十分鐘車程,位于地鐵4號線上,交通較為便利。置業顧問告訴記者,近期加推的兩棟洋房價格在20000元/㎡左右,且均為毛坯交付。后期會推出精裝洋房,很可能進行毛坯與裝修分開備案。
除了世茂國風,該區域內的北雁湖金茂灣也以改善型住宅為主。
而此前的高新區項目——皖新·朗詩麓院也預計在下半年首開。該項目總共11棟樓,其中1棟今后作為社區活動,另外10棟為住宅,其中洋房6棟(9~11層,9層洋房2棟,11層洋房4棟),高層4棟(23~28層),以三房、四房為主。該項目自拿地后至今已有兩年時間,因為備案價備不上去而遲遲未開。置業顧問告訴記者,該項目預計會在今年10月首開,首開價預計會在20000元/㎡左右。
雖然高新區目前是改善型住宅唱“主角”,也有例如保利柏林之春等適合剛需型購房者的樓盤。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去年限價樓盤的集中銷售,今年3月以后高新區低價盤基本已經沒有房源了。“目前高新區公寓高層等適合剛需剛改的房子成為奢侈品,而洋房別墅等高端改善型住宅則遍地開花。”
區域發展提速高新區樓市熱度不減
合肥市高新區近些年來發展步入快車道,目前園區企業18000余家,其中規上企業215家,外商投資企業400余家,境外世界500強投資企業20余家。自主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03家,國家及省市創新型企業285家,上市企業1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46家。
高新區基礎設施和綜合配套不斷完善,合淮阜高速、長江西路高架貫穿而過,地鐵2號線和規劃中的4號、7號、8號線直通市中心。“七縱六橫”主要路網全面建成,水、電、氣保障能力超過現有高峰需求的50%以上。擁有合肥七中、中加國際學校、安醫附院高新醫院、省婦幼保健院國際醫院、省口腔醫院、質子醫院、砂之船奧特萊斯等一大批優質配套,坐擁“生態綠肺”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柏堰湖、王咀湖交相輝映,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5%,水氣質量優良率穩居全市前列。
隨著高新區發展的不斷提速,越來越多在高新區工作的員工選擇在高新區買房。
不僅如此,日前合肥市人才新政的發布,給原本沒有購房資格的年輕購房者提供了落戶購房的便利。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已經有不少符合落戶條件的購房者來售樓部看房。
未來,憑借高新區對人才強有力的吸附能力,該區域內的剛需型樓盤依然會熱度不減。與此同時,鑒于區域內自然環境的優越性和配套奢侈的不斷完善,再加上此前高新區住宅土地供應量較少,改善型住宅項目在一定程度上同樣會受到追捧。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