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預防針難?人手太缺了! 合肥市衛計委: 合肥基層醫療機構人員比例低于標準近1/3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 合肥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近日發布通報稱:合肥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嚴重不足,合肥現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比例僅為10.2(人)/萬(人),低于15(人)/萬(人)的標準。 人手不夠 打預防針面臨排隊難 上午6點半,離芙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門還有一個半小時,已經陸陸續續有早起的老年人在衛生所門口排隊。四十分鐘之后,衛生服務中心門前排起了長隊。家長們焦急地等待開門的一剎那。盡管采用了最新的叫號系統,但是進門之后,另一輪排隊依然難以避免。“基本上只有兩個窗口打針,但是每次來都黑壓壓的一屋子人在等待。”陳琛向記者吐槽:“每次來打預防針或者體檢,都要請半天假,有時候沒取到號,下午還得請假。” 一位媽媽Tings在網上吐槽打預防針之艱難:“7點鐘就在那排隊,居然拿到119號,每次打針都得去好幾次,沖這個也不能生二胎!” 衛生所也有衛生所的難處。以煙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例,該中心需要同時服務3個街道、約12萬的常住人口,還不包括流動人口,人手明顯不夠用。 難以達標 基層衛生崗位差太多 按照合肥市此前印發的《合肥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重點工作實施意見》,合肥市將按照每1萬人配備15人的比例核定基層醫療機構崗位數。但實際情況遠遠達不到要求。合肥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近日出臺《合肥市基層衛生崗位設置情況的通報》顯示:全市按照2016年底常住人口數779萬,應批復11689個崗位數,“空缺3721個崗位數,空缺較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嚴重不足。”通報顯示:合肥市現有7911個崗位數,比例達10.2/萬(人),低于15/萬(人)的標準。四個主城區、經開區、新站區現有崗位比例低于10.0/萬(人);新站區、包河區現有崗位比例只有7.5/萬(人)、7.6/萬(人),相對較低。 購買崗位 每個崗位補償七八萬 對于空缺崗位,合肥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希望各區政府投入資金購買公共衛生崗位。合肥經開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經開區一直依據考核結果撥付相應補助資金,2017年補助130萬元、2018年補助140萬元。”目前,每個崗位政府向非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每年按照5~5.5萬元的標準兌現補償。合肥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希望提高補償標準,按照服務人口的15/萬核定崗位數,每個崗位補償7~8萬元。此外,補償還可以依據非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服務人口數,按照每人每年5~6元標準撥付相應補助資金。 與此同時,合肥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稱:各區應加大人員招聘力度,人員招聘適當放寬門檻,選聘適宜技術人才。“盡管各區(開發區)通過購買崗位方式加強了對非政府辦社區衛生機構的投入,但相對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仍然財政投入不足,政府責任沒有完全到位。”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