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稻在蝦中長,蝦在稻里游。紅紅火火的小龍蝦不僅“鉗”住了全國人民的心,而且還成了撬動產業發展的“金鑰匙”。從零星起步,到產業鏈的全面開花,長豐龍蝦走過了20個年頭,未來路在何方?近日,長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方捷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邁入全國第一方陣,“接二連三”融合發展,走出一條富民強縣的新路勁,才是長豐龍蝦接下來的正確打開方式。

 

  

 

  長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方捷

 

  計劃在北城打造精品龍蝦街,形成又一美食文化地標

 

  1·記者:早在1998年,長豐縣下塘部分農民就開始嘗試用4畝多地發展稻蝦綜合種養,是全國最早從事稻蝦綜合種養地區,至今已走過20年的光陰,能介紹一下長豐龍蝦目前發展的情況以及所取得的榮譽嗎?

 

  方捷:起步早,發展快,勢頭強勁這十個字可以用來形容我縣龍蝦發展的歷程。這一路走來,艱苦與成績并存,汗水與榮譽相伴。

 

  截止2018年6月,長豐縣小龍蝦養殖面積達11.1萬畝,其中:稻蝦綜合種養10.4萬畝,池塘養蝦0.6萬畝,藕田養蝦0.1萬畝。形成義井鄉車王村、下塘鎮韓崗村、朱巷鎮陳莊村、造甲鄉雙河村、杜集鎮東黃村、陶樓鎮杭崗村、下塘鎮明華社區等7個稻蝦種養面積超千畝基地或特色村。稻蝦綜合種養面積1萬畝以上的有下塘、杜集、造甲、朱巷4個鄉鎮。

 

  2017年我縣稻蝦種養面積居全國第17位,全省第3位。“下塘龍蝦”獲省著名商標。2004年,為表彰長豐克氏鰲蝦(龍蝦)苗種繁育及大面積推廣,長豐縣獲合肥市政府頒發的科技進步獎。2015年6月7日下塘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長趙本文應中央七套《食尚大轉盤》節目邀請與江蘇盱眙同臺pk,并列第一。此外,長豐縣下塘龍蝦養殖合作社2017年獲全省十佳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合肥市僅此一家,省級稻漁綜合種養健康養殖示范場8家。

 

  2·記者:有了20年的積淀,長豐龍蝦從養殖到產量,在全省乃至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無計劃建立一個水產品交易集散中心,實現買全國賣全國,提高長豐龍蝦的美譽度,擦亮長豐新名片?

 

  方捷:合肥市民吃掉的每10只龍蝦中就有6只長豐產。每每到了龍蝦消費旺季,長豐縣多個鄉鎮都會出現排長龍,購龍蝦的場景。近年來,隨著龍蝦養殖規模、養殖產量不斷擴大,龍蝦交易市場的建設顯得更為迫切。

 

  目前,長豐縣下塘、造甲、朱巷等鄉鎮早有建立小龍蝦交易市場的打算,但由于土地性質變更等原因沒有實現,現正在積極謀劃爭取中,打造“龍蝦+流通+服務”的長豐模式。

 

  此外,市委市政府把我縣確定為新型工業化發展的主戰場之一,把北城定位為合肥主城區的人口集聚地、公共服務新標桿。我們要進一步登高望遠,服務市民,讓合肥的北花園更具煙火味。所以,長豐計劃打造一條精品龍蝦街,形成南有包河區寧國路,北有品質北城的美食文化地標。選擇一些有意向、有實力的經營戶,由政府出資,支持相關人員到潛江龍蝦學院學習龍蝦烹飪技術。學成歸來后,在北城開龍蝦餐飲專營店,逐步形成北城龍蝦餐飲一條街,讓“吃龍蝦,喝啤酒,交朋友”這句網紅俗語在北城生根發芽。

 

  以“兩紅”產業為新引擎,加速度推動鄉村振興

 

  3·記者:據我所知,2017年長豐縣政府《關于印發長豐縣加快產業發展升級若干政策意見的通知》中,將稻蝦種養和草莓、碧根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大重點工程之一。能說說稻蝦共養如何達到振興鄉村的目的?在產業扶貧上又取得了哪些成效?

 

  方捷: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隨著農產品豐富和城市消費升級,大宗農產品過剩,高端、好吃、好看、安全的農產品缺乏。長豐縣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發展適應性農業,按照地理氣候條件,在北部平原地區發展草莓,中部水庫周邊低洼地區發展稻蝦共養,南部江淮分水嶺脊背地區發展碧根果,畝均效益分別達到2萬、1萬、2萬,產品供不應求。

 

  圍繞現代農業“310”工程,充分發揮長豐特色農業優勢,大力推進“兩紅”產業帶動脫貧致富。一是大力開展以草莓為引領的“三扶三帶三訂單”紅草莓扶貧工程,實行“金融貸款建大棚、財政獎補引大戶、農業保險全免單,育苗企業帶種苗、專業合作社帶技術、龍頭企業帶品牌,建立電商平臺、水果客商、加工企業訂單銷售”,實現“一畝大棚,脫貧一戶”,全直接從事草莓生產的貧困戶878戶,草莓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2512戶,戶均年收入2.5萬元以上。二是大力開展以“稻蝦共養”為特色小龍蝦扶貧工程。稻蝦產業具有投資少、見效快的特點。可以說,稻蝦共養是實施精準脫貧的新引擎。2017年,我縣有2260戶貧困戶發展稻蝦綜合種養或龍蝦養殖,占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28200戶的8%,實施面積6455畝。

 

  事實證明,貧困戶與小龍蝦的結合,讓長豐小龍蝦產業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小龍蝦+”不僅利于生態保護,也為富民打開了另一扇門。造甲鄉建檔立卡的1277戶貧困戶中共有478戶通過稻蝦共養,出租土地給小龍蝦養殖大戶或在養殖大戶家務工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下塘鎮韓崗村169戶貧困戶中有三分之一通過蝦稻共養實現了脫貧。政策的出臺起到了“四兩撥千斤”作用,拉動了社會資金的投入,促進了稻蝦種養產業的發展。

 

  今年我縣將以40萬畝高標準農田為切入點,提升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理念,提高建設標準,建一個成一個,建一片成一片,提高土地效率,形成一個個園區,讓農民有財產性收入、土地租金、農業分紅收入,又能享受公共服務。宅基地、農房也不都是一拆了之,可以留下一些用于租賃盤活,吸引城市資本、人才下鄉,真正實現鄉村振興。

 

  4·記者:在長豐龍蝦與草莓幾乎同時起步,后者品牌價值已達數十億,成為長豐向全國展示的一張靚麗名片。在推介長豐龍蝦和稻蝦米這兩張新名片方面,長豐縣未來有何打算?

 

  方捷:確實,草莓是長豐農業的一塊金字招牌,也是長豐現代農業的一個代表。2017年2月份,中國草莓大會在長豐召開,長豐草莓知名度進一步擴大。目前,我們草莓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21萬畝、產值50億元,“長豐草莓”品牌價值達34.3億元。

 

  長豐縣龍蝦真正意義上的發展黃金時期還是在2016年以后。2016年縣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積極推廣稻田養蝦,建立綠色生態種養混合發展基地,萬畝起步,逐步做大規模”。

 

  2017年我縣出臺了《加快長豐縣稻蝦綜合種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將打造“稻蝦共養”品牌作為獎補政策。引導稻蝦種養企業、大戶、合作社開展龍蝦、稻米“三品一標”認證,鼓勵企業申請注冊商標,爭創知名商標、著名商標、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培育發展自主品牌。從2018年起,從縣支持水產產業發展資金等項目中切出專項資金對成功創建小龍蝦及其加工產品、蝦稻米等市知名、著名、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等相關品牌給予獎勵,激勵品牌創建。

 

  未來,長豐縣將繼續整合市場,增強宣傳,加大對稻蝦產品品牌建設投入,鼓勵企業建立區域自主子品牌。鼓勵企業積極參加省級、國家級的稻蝦產品比賽,提高長豐企業的知名度和市場美譽度。

 

  客觀的說,長豐的龍蝦與草莓相比還存在差距,但這也表明龍蝦發產空間廣,后勁十足。在當前形勢大好的前提下,我們要有乘勝追擊的決心和自信,讓龍蝦成為長豐發展現代農業的又一黃金支柱。

 

  在做大做強蝦稻米品牌方面,長豐將引導有實力企業與科研院校強強合作,培育出種植口感、品質一流、適宜長豐水土的水稻品種;鼓勵稻蝦種養企業走出合肥,到長江等地引進龍蝦良種,培育出優質、高效的龍蝦苗種;指導企業加強“稻蝦米”、“稻田蝦”品牌宣傳、設計、包裝,提高市場認可度,為打響長豐金字招牌再添新的活力。

 

  邁入全國第一方陣,打造“國民級”龍蝦品牌

 

  5·記者:都說小龍蝦能撬動大產業。2017年長豐縣小龍蝦經濟總產值4.7億元,小龍蝦在產業融合上能起到什么作用?如何做好“大”字文章?

 

  方捷:20年前,誰能想到一度被看成是“害蟲”的小龍蝦竟然成了農業、工業、服務業的三棲“明星”,撬動了三產的融合發展。

 

  長豐縣一蝦先行,諸業齊頭并進。目前,長豐縣小龍蝦注冊商標11個,品牌有“下塘龍蝦”、“過勁”龍蝦、“雙河”“莊墓河”“謝老五”龍蝦等,其中“下塘龍蝦”是市知名商標。通過電商銷售的熟食小龍蝦系列、蝦仁月餅系列、龍蝦醬系列、龍蝦火鍋底料系列、龍蝦蓋澆飯系列等三十多種產品名揚國內30多個城市。長豐縣龍蝦養殖基地目前已與400多家龍蝦店、餐飲店達成了供貨關系,高峰期供貨量達30噸以上;我省最早起步的坐落在長豐下塘的合肥豐潤食品有限公司每年收購龍蝦3000多噸成蝦加工成蝦仁出口到歐洲、美國等國外市場,小龍蝦已經橫渡大洋彼岸,爬向世界人民的餐桌;連續舉辦多年的長豐縣龍蝦文化旅游節、長豐蝦趣旅游節等節慶活動,已成為省內外市民釣蝦,品蝦,鄉村體驗游的不二選擇。

 

  一旦市場飽和后,小龍蝦有第一產業供種和科研優勢,有三產業加工餐飲和電商優勢,小龍蝦產業可以實現提檔升級,增產增效。

 

  下一步,長豐將圍繞“規模做加法、效益做乘法”,讓小龍蝦產業鏈從傳統的養殖、捕撈、販運、燒制,逐步拓展到以小龍蝦附產品制作為主的加工業,以調料、小龍蝦運輸為主的物流業;以小龍蝦垂釣、體驗為主的鄉村旅游等產業;圍繞小龍蝦主題打造旅游景區,讓優良生態、青山綠水與優質美味的小龍蝦相得益彰,品龍蝦、賞山水成為旅游新常態。

 

  6·記者:不久前,長豐在“江湖”地位已定,是我省龍蝦產業的發源地。長豐打算如何利用好這一“頭銜”,走出一條富民強縣的新路?

 

  方捷:這一“頭銜”將為長豐龍蝦前行帶來無限的光環,猶如桂冠加持。就在前幾日,2018合肥龍蝦正式通過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評審工作,這意味著合肥龍蝦或將有“國字號”殊榮加身。

 

  慶幸的是長豐縣的朱巷鎮、杜集鄉、造甲鄉、下塘鎮都在農業部認定的地域范圍:地處東經117°19′43″至117°77′84″;北緯31°14′36″至32°37′8″范圍內。這表明,長豐小龍蝦生長在尚風尚水的環境里,與生俱來綠色純天然高品質,為長豐縣打造“國民級”龍蝦品牌奠定堅實基礎,目標是與盱於龍蝦、潛江龍蝦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我們在發展龍蝦之初,就堅定了一個信念:培育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接下來,長豐縣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實現“接二連三”融合發展,走出“龍蝦+”全產業鏈的致富新路徑,為產業的轉型發展、縣域經濟的增強提供強勁支撐。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