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首日,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天氣非常“應景”,高溫直奔破紀錄而去。7月17日,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全省14個站點最高氣溫超過40℃,宣城出現42.1℃高溫。合肥最高氣溫達到36.2℃,不比往年有突破,但也刷新了今夏的最高紀錄。

 

  高溫范圍也在擴大。昨天,我國大約230萬平方公里國土被高溫覆蓋,預計明天,高溫范圍略有縮減,達220萬平方公里。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天高溫主要集中在黃淮至江南一帶,以及甘肅北部、新疆吐魯番盆地和南疆盆地等地。

 

  高溫不但開疆拓土,擴大影響范圍,部分地區的氣溫還會創今年來新高。此前,合肥今夏最高氣溫是36℃,分別出現于6月26日和7月15日。隨著高溫火力全開,再破紀錄也指日可待。

 

  除了氣溫高,本輪高溫天難熬還在于持續時間長,耐力持久,從早熱到晚。本周,江南等地最低氣溫普遍有26-29℃,局地可能超30℃;黃淮一帶氣溫也在27℃左右。預計,省會城市中,西安、濟南、鄭州、武漢、長沙、南昌本周高溫大滿貫,一周七天高溫天天見。從目前預報來看,合肥會把高溫狀態保持到工作日結束,周末或有微幅降溫。

 

  省氣象臺說,未來3~5天我省晴熱高溫天氣持續,最高氣溫達35~38℃,局部或超過39℃。建議相關部門做好防暑降溫、保水蓄水、電力調度等相關工作的部署。市民外出行車注意勞逸結合,嚴防車輛爆胎、自燃。

 

  相關新聞

 

  夏季家庭電費單空調“貢獻”近一半

 

 

  空調選“除濕”、冰箱先“除霜”,這些省電方法靠譜

 

  空調是“耗電大戶”。每年夏季,電費單上的數字翻番,原因就和它有關。

 

  冰箱怕熱,你將它放在熱烘烘的環境里,它幫你“花電費”的速度就更快一些。網上流傳的省電秘方不少,有哪些實用?記者專訪幾位業內專家,請他們來說說,真正靠譜的節能省電辦法。

 

  空調打“除濕模式”能省電,但不適合常用

 

  前幾天,杭州毛大爺自爆空調用“除濕模式”,一期電費才86元的新聞,在微信中刷屏。這種省電方法可取嗎?

 

  “夏季用電負荷中,有一半是用于制冷。我們建議居民家中空調打到26-28℃,其實每打高1℃,空調就能省5-10%的電。”合肥供電公司調控中心副主任王洪波告訴記者。

 

  那么,像杭州的毛大爺一樣,用“除濕模式”省電的方法是不是可行?

 

  “除濕模式顧名思義,是針對濕度,頻率比較低,省電是肯定的。”合肥海爾空調技術主管陳新航告訴記者,“只不過,除濕模式的降溫速度很慢,如果你急著想涼快,肯定還是首選制冷模式。”

 

  “除濕模式啟動轉速就很低,它把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冷凝水排出室外,從而降低相對濕度。蒸發器中的制冷劑蒸發時,會吸收大量的熱量。另外也能平衡濕熱,也就是降低一些室內溫度。”陳新航說,除濕模式運行時間長,容易使房間干燥,降低舒適感,不宜使用時間過長。

 

  “另外,空調在一段時間沒用后再開啟,一定要把濾網清洗一下,如果有條件的話,也可以把蒸發器、冷凝器做個清潔,灰塵太多也會影響制冷效果。”陳新航還表示,選擇降溫后關機一段時間再開的辦法不可取,會對空調造成損耗。

 

  冰箱“怕熱”夏天更耗電,最好給它留點空間

 

  “夏天,冰箱耗電更多,這個是正常現象。”美菱研究院制冷所所長尚殿波告訴記者,冰箱耗電量按照國家標準,有一個專門供給用戶參考的耗電量,而這個標準值是相當于環境溫度25℃下,不開冰箱門時的耗電量。

 

  “冰箱的運作模式,是把里面的熱量通過散熱機構排出去。如果外部溫度高,對散熱肯定會有影響。負荷更高,能耗也就相對增加。”尚殿波說。

 

  “同理,我們擺放冰箱的時候,盡量不要讓它靠近熱源,或者處在溫度很高的房間。有些用戶喜歡在冰箱周邊堆滿東西,其實最好給它留點通風的空間。”尚殿波告訴記者,如果是使用冷凍室會結霜的直冷冰箱,夏季最好徹底斷電一次,進行除霜。“霜是熱的不良導體,影響換熱效率,會增加能耗。最好做一次徹底除霜。”

 

  此外,對于網上流傳的少開冰箱門能省電的說法,尚殿波也表示認可。“夏天盡量少開門,開門的時間也盡量不要很長。”

 

  路由器、機頂盒都在“偷偷耗電”

 

  除了空調、冰箱這些看得見的耗電大戶之外,實際上,也有不少家用電器在偷偷幫你花電費。“機頂盒、路由器也在耗電,雖然可能一天不到一度,但是累積起來也不少。如果白天不在家,可以關掉。”合肥供電公司營銷部專職工程師高雷說。“一些不用的大功率電器,最好把開關關閉。”他建議,電熱水器在不用的時候也建議拔掉電源,如果選擇了峰谷電價,可以晚上加熱。

 

  用電通常在夜晚申請峰谷分時電價能省錢

 

  處處留心的省電方法,可能有人會嫌麻煩。實際上,最簡單的方法,是選擇峰谷分時電價的辦法省錢。

 

  “我省居民生活電價為0.5653元/度。如果選擇‘峰谷電價’,會把一天的24小時劃分成兩個時段計收電費,晚上低谷時段每度電便宜兩毛五,白天高峰時段每度電貴三分錢。”高雷告訴記者,把8:00~22:00共14小時稱為高峰時段,即實行高峰電價(0.5953元/度);22:00~次日8:00共10小時稱為低谷時段,即實行低谷電價(0.3153元/度)。

 

  “現在一戶一表更新后,設備都具備了峰谷分時電價的功能,但是需要用戶自己申請開通。”高雷說。

 

  不過,并不是所有市民執行峰谷電價后都可以受益。據初步測算,只有當低谷用電量超過總用電量的11%時,居民申請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才合算。因此,夜晚用電較多的居民,選擇峰谷分時電價較劃算。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