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到“造血” 合肥創新殘疾人就業新模式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幾天前,自閉癥患者小雪(化名)的家人還在為她的去處憂心忡忡,幾天后,她有了一份可以維持自己生活的收入,還有了自己的五險保障。這種改變,發生在她進入蜀樂家園工作之后。
蜀樂家園是合肥市蜀山區首家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殘疾人在這里,可以一邊進行康復鍛煉,一邊做些簡單手工活,同時還能獲得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自6月16日成立至今,該機構已吸納了10名殘疾人就業。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份,合肥市就印發了《2017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事項工作方案》,為自閉癥等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群提供康復訓練,以勞動促康復,吸納就業。
“有一份工作,有一筆收入,對殘疾人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市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因社會適應能力弱、出行障礙等問題,多數難以進入競爭性勞動力市場實現就業,生活主要依靠家庭成員供養或社會救助,實現就業較其他類別殘疾人較為困難。發展殘疾人輔助性就業,一方面可以幫助殘疾人實現自我價值,另一方面,也可減輕家庭成員負擔。
據悉,合肥市高度重視,將輔助性就業作為殘疾人就業新的增長點和就業兜底保障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出臺扶持措施,強化保障與服務,促進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有序發展。根據市政府20件為民辦實事事項安排,市殘聯下發了《關于做好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工作的通知》,進一步量化目標任務,確定載體項目,明確時間步驟。從2017年起,將幫助400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實現就業。截至6月末,全市已建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9家,共安置殘疾人177人。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