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共享單車價格競爭似在重蹈網約車價格戰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市場對壘]
復制網約車“價格戰”?合肥用戶騎車還有紅包
如今,摩拜單車獲得同滴滴、京東、美團一樣的微信錢包頁內二級入口支持。微信用戶只需要在微信頁面點擊“我”——“錢包”——“摩拜單車”,即可進入摩拜單車小程序,體驗摩拜智能共享單車服務。
摩拜單車還宣布,即日起摩拜將面向全國新老用戶推出30天免費騎行“紅包”。
此外,摩拜的“紅包車”也已經在合肥上線,有效騎行超過10分鐘,即可獲得雙重獎勵:不僅2小時內騎行免費,更可以獲得最低1元、最高100元金額的現金紅包。用戶領取的多個紅包余額將自動累積,超過10元時即可通過支付寶提現。
經常推免費騎行活動的ofo在本周推出了高峰時段免費騎,一位單車用戶對記者表示,每天都能收到共享單車企業推送的活動信息,“像極了當年的網約車燒錢大戰”。
投放、投放、再投放合肥共享單車市場或將飽和
幾乎所有新入駐合肥共享單車市場的品牌,都會選擇先把單車投放在軌道交通沿線和熱門商業區。這些地段在合肥除了人流量足夠大、潛在用戶足夠多以外,還是幾乎沒有資金門檻的實體廣告區。
“數據顯示,深圳市2016年末常住人口1190.84萬人,我們測算后認為,深圳的共享單車需求量在10萬輛左右。”一家要求匿名的共享單車企業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根據該公司測算,以合肥的城市規模來看,共享單車需求量在8萬輛左右。
記者注意到,以目前合肥市場上的ofo、摩拜、騎唄等共享單車企業所宣稱的投放量來看,幾家企業在合肥已經投放了超7萬輛單車。
“這個行業必須做到第一,所以投放并不會結束。”該工作人員稱。
[競爭轉型]
共享單車競爭升級關注舒適度和便捷性
雖然活動不斷,但是在企業眼中,“價格戰”并沒有打響。
一家共享單車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共享單車的競爭主要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大街上有沒有車,車是否多;其次是車夠不夠好騎,以及開鎖是不是夠快;最后是除了代步以外,是否有有趣的用戶體驗。
“合肥共享單車市場的行業競爭已進入第一階段的尾巴,即將進入第二階段。”該負責人坦言,在用戶結束初期對共享單車的新鮮感后,舒適度和便捷性將是企業的發力點。
“優化每一個細節,是現在用戶所在意的點。他們不再好奇這個事物,他們需要的是足夠好。”該負責人認為,通過企業間的良性競爭,用戶的體驗會不斷升級。
共享單車不斷推陳出新
下月初,摩拜將在合肥投放新款車型——lite版。與如今合肥市場上的摩拜車型相比,新車型最明顯的改動就是體重和價格。
現款摩拜因為不能調節座椅的高度,被不少用戶吐槽,新款車則對此進行了改進。
ofo方面則表示,配備智能鎖的車型近日也將在合肥上線,據介紹,ofo的智能鎖采用“機械+智能鎖”解決方案,將原先的固定密碼改為隨機密碼,既可通過手機獲取密碼自動解鎖,也可手動輸入密碼開鎖。
[問題]
車多路少政協委員:合肥自行車道數量跟不上
在增加市民出行便利度的同時,幾乎所有人都承認,新事物共享單車也給企業、監管部門和用戶帶來了新的問題。
安徽大學輿情與區域形象研究中心近日完成了一份《關于合肥市民共享單車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政府應建立合理的規劃及監督機制”成為第一條關于共享單車運營管理的建議。
合肥市政協委員孫家合認為,不斷增加的共享單車數量帶來了一些治安問題,比如人為破壞、單車違停、違規行駛,比如成都因占道問題就扣押了一大批共享單車。
“我關注的是城市非機動車道,或者說慢行系統的建設問題。”孫家合表示,如今合肥的共享單車數量不斷增加,但是城市自行車道卻越發顯得捉襟見肘。
事故連發單車企業:納入監管是趨勢
使用量的不斷提升,隱藏中的問題也不斷浮出水面。
3月26日,上海發生一起男童騎共享單車被大巴碾壓、送醫后不治身亡的事件,事故原因與責任,警方正在調查之中。這是上海首例不滿12周歲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單車致死案例。
針對這些問題,近日來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成都、福建、昆明多地出臺了監管政策。監管內容主要包括共享單車停放、設備維護、押金管理等。
其中,上海和福建兩地的政策中還對賠償問題進行了規范。
前者規定,如果用戶在接受共享自行車服務過程中受到人身傷害,賠償標準不低于15萬元。如果事實清楚,賠償款應該在7天之內支付給當事者。后者則規定,共享單車需要購買第三者責任險、人身意外險等保障等。包括共享單車企業自身也認為,納入監管是一個正在兌現的趨勢。
“一定會被監管,比如要求加裝GPS,嚴禁12歲以下用戶注冊等。但是,如何防止孩子用父母信息注冊,自己騎行,還沒有好的對策。”一家共享單車企業負責人同時表示,法律法規如何與新事物同步發展也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