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安徽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科技創新成果展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開幕式上大秀操作的安徽“無人車”與舞蹈機器人、曾登上“遼寧艦”的“合肥造”醫療助手、披上了光電“外衣”的“小太陽”大科學裝置模型等展品,向大家展現出了安徽的科技力量。

  安徽“無人車”開幕式上“秀肌肉”

  在會展中心北廣場,一輛汽車緩緩起步加速,行進到拐彎處,平穩減速并“完美”過彎,走近一看,車內竟然空無一人……在科技創新成果展開幕儀式中,安徽兩大車企江淮汽車與奇瑞汽車率先向大家展示出了安徽的無人駕駛技術。

  “汽車車頂、車身,都配備了激光雷達,相當于汽車的‘智能眼睛’。結合汽車反應系統,保障了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尤其是車頂的‘眼睛’,在行進時它會360度不停地旋轉進行探測,最遠探測距離可以達到70米。”據江淮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這輛汽車在交通環境較良好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實現自動巡航、自動跟車、自動拐彎與變道超車功能。

  同時,奇瑞汽車還展示了利用手機控制汽車自動駕駛的操作。工作人員在手機軟件上點擊“立即用車”,一輛無人車便從遠處緩緩開來。“天冷的時候大家剛從辦公樓里出來,行車環境良好的情況下,利用手機就可以把車‘呼叫’到自己面前。”據奇瑞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相關負責人介紹,到了配備有智能停車場的目的地后,在手機上點擊停車功能,汽車還會自動尋找到智能停車庫位。“未來,在智慧交通信號燈上還將可以安裝傳感器與汽車實現通訊,車輛會提前知道下一個路口即將紅燈,無需人為操作,提前進行預警及停車準備。”

  此外,開幕式中,由蕪湖拓谷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機器人,排起了整齊的隊形,伴隨著音樂現場給大家奉獻一出精彩的舞蹈。隨著音樂節奏與舞蹈動作的變化,機器人的“眼睛”與“胸前”的小屏幕,還會配合著變換出五顏六色的燈光與科技感十足的三維畫面,令大家紛紛“點贊”。

  “安徽的科技創新取得了一批在國內及國際上領先的成果,這次展會囊括了改革開放40年以來,安徽的多項科技創新成就。未來,我們將繼續在科技創新領域,貢獻出‘安徽力量’。”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羅平說。

  來現場感受多個“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臺仿生搓洗式洗衣機由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制造,代表當年的世界最高水準。它是世界上第一臺洗凈度高、不纏繞的新型洗衣機,實現了類似人手工搓揉洗滌的夢想。

  記者在展廳里看到了這臺洗衣機的“真身”。“20年前,這款橫空出世的新型洗衣機,曾震驚了全世界。”據現場展出方介紹,當時參與研發項目的只有100個人,經過兩年的努力,一款新型的洗衣機問世了。1998年2月,榮事達仿生搓洗洗衣機順利通過國家專家委員會的鑒定,拿到了國家家電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的合格報告。這意味著世界首臺仿生搓洗式洗衣機在中國誕生。

  “仿生搓洗式洗衣機”克服了傳統攪拌式洗衣機的缺點,結構輕巧,減少了振動,降低了噪音。仿生搓洗洗衣機的洗滌桶中央有一根搓洗棒,就如同人的手掌,它的六片搓洗葉洗滌衣物時在300度范圍內做往復擺動,形成穿透式水流,使衣物像手洗一樣干凈。

  此外,記者還在展廳里看到世界第一臺VCD、中國第一臺移動式C波段全相參多普勒天氣雷達(模型)、中國第一臺微型電子計算機(模型)、中國第一臺窗式空調等多個安徽首創。在此次展覽上,觀眾將有機會一睹這些安徽首創的“真容”。

  “看到中國第一臺微型電子計算機(模型)、打印機、洗衣機,感到特別興奮。這些都產自于70年代,反映出合肥市從改革開放初期就搭乘了科技的東風,從一開始就注入了科技發展的基因。”有參觀者一邊參觀一邊發出連連感慨。

  “小太陽” 揭開神秘面紗

  你一定聽說過合肥科學島上有一輪“小太陽”,它長什么樣子?具備哪些國際領先科技?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好奇。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展區里,記者看到了這輪“小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模型。現場,裝置模型將“小太陽”的各個組成部分標識了出來,為大家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裝置模型中,大紅色的“一億度高溫”像是一團火焰在不斷“燃燒”,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還有藍色的低溫系統、綠色的微波系統、淡黃色的真空系統……冷、暖色調的運用讓“小太陽”裝置模型給人更加直觀的視覺感受。

  據了解,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是世界上第一臺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2018年,EAST裝置實現加熱功率超過10兆瓦,等離子體儲能增加到300千焦,等離子體中心溫度首次達到1億度,標志著我國未來聚變堆實驗運行邁出了關鍵一步。

  除了“小太陽”,展區還展現了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合肥同步輻射光源、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等一批大科學裝置。

  “現在不僅有了先進科研院所,還有這么多的大科學裝置。這四十年來,合肥的科技創新動力源源不斷,創新氛圍不斷走向高潮,在全國由跟跑者變成了領跑者。”現場,參展觀眾對記者感嘆,“科技創新不斷提升生活質量,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同時,科技創新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登上“遼寧艦”的“合肥造”醫療助手現身序廳

  走進展會序廳,一臺“大家伙”引得眾人紛紛駐足。這是由合肥德銘電子有限公司帶來的一體化機器人腔鏡中心和多自由度內鏡機器人。這款機器來頭可不小,其中的部分設備曾登上遼寧艦航母“服役”。

  “這臺設備是我們參與研制生產的,其中一體化智能腔鏡中心在2016年成功裝備‘遼寧號’航空母艦,2017年裝備于中國武裝警察部隊醫療系統。”據合肥德銘電子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普通的腔鏡系統一般都配備氣腹儀、高清攝像、LED冷光源、記錄與高清顯示儀等器械,每一個器械都需一個單獨的“專屬”設備來控制。因此,普通腔鏡在顯示屏下總要安裝一個高高的“柜子”,把六七個CD機一般大小的控制設備堆疊在“柜子”里。

  “我們這臺設備,就是將‘柜子’里繁雜的東西,全部集成一體化嵌入到這一臺較輕便的顯示屏上,顯示屏下方區域的功能按鍵就可實現各個裝備的調控。”工作人員介紹,這項創新,使得腔鏡儀器變得更便攜,也讓醫護人員更加“省心”。

  不僅如此,設備中的機器人還可以擔當手術中醫療助手的角色,精準地執行主刀醫生發出的操作口令。

  “醫生在手術中可以對其進行語音控制,讓它完成上下左右移動的操作等。”目前,該款手術機器人已走入不少醫院,成為內科手術臺上“永動機”式的助手。“常規情況下,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通常需要兩三名助手,經過磨合后方能默契配合從而提高手術效率和精確度。手術機器人到位后,主刀醫生不僅可省去和助手磨合的時間,還能精準實施手術,提高了手術的效率。”

  文化與科技展區VR游戲備受關注

  走進文化與科技展區,一臺鋼鐵的仿真加特林機槍與虛擬戰場的環境充分融合,創造出具備沉浸感的游戲體驗。

  “VR加特林操作上簡單易學,上手快。只需要戴上VR頭顯,在逼真的戰斗畫面前,按下按鈕,游戲就開始了。”展出方一邊演示,一邊對記者介紹。原來,游戲里設置了具有3D效果的360度全景化呈現,不同的位置會分別對應相應的機槍機型。“特別是激烈的打斗場面,能給人非常逼真的感覺。”

  “運用傳感技術,在設定的空間里能夠上下左右自由移動。”加特林機槍主要通過兩個紅外線空間定位來實現實時的數據傳輸。

  “戴上設備,機器可以感知到我在空間里的每一個坐標。在什么地方,以及蹲下、起立的高度,向左轉還是向右轉。”游戲結束后,這名體驗者對記者介紹,“我向左邊轉就會出現左邊的畫面,非常逼真。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有不同的畫面配合。”

  展區里,一臺外觀酷炫的白色的摩托車映入記者眼簾。VR摩托車利用虛擬現實內容展示,形成逼真的摩托車競技模擬體驗環境,產品外觀科技感十足。

  現場,一名參觀者正在體驗。記者看到,與一般的機車類游戲不同,坐在這款VR摩托車上不需要全身扭動,只需脖子轉向傾斜就能完成一次轉向。

  “它主要由摩托車動感平臺、計算機、VR投屏顯示器這三個設備組成。”展區負責人介紹,設備搭配了一款現實場景下的摩托車競速類游戲,體驗者戴上VR眼鏡就可以進到游戲畫面里面,跟真實駕車的體驗一模一樣。“特別是彎道環節,讓人能夠更加清晰地感受到速度的變化。”

來源:江淮晨報

責任編輯: 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