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很多中國企業走出海外進行投資,數據顯示,2016年65家上市公司進行了海外并購。而恒大卻不同,始終將投資方向放在國內,作為龍頭房企,其海外發債備受機構投資者追捧。10月30日,中國恒大(3333.HK)發布公告,成功發行2-5年期合共18億美元優先票據,創中國企業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美元債紀錄。

 

  公告顯示,恒大此次發債主要用于現有離岸債務再融資。據悉,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主動認購10億美元,充分顯示大股東對公司發展前景的信心。

 

  得益于上半年交出一份“利潤大增、負債率大降”的靚麗財報,恒大在9月相繼獲得全球三大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穆迪、惠譽的看好,并上調信用評級。上述人士認為,三大評級機構的力挺,進一步提升了全球債券投資者對恒大的信心,這也是恒大此次發債獲追捧的重要原因。

 

  美國持續加息、人民幣匯率波動、中美貿易戰持續等諸多不利因素下,中國企業海外發債難度不斷加大,恒大完成如此大規模的美元優先票據發行,充分顯示出投資者對恒大的高度認可。

 

  一位業內人士說,恒大2006年后通過境外融資用于國內投資建設,已成為境外上市中國企業的典范:“不僅直接支持了國內建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創造了就業崗位、繳納了稅收,這些貢獻同樣不容忽視。”資料顯示,恒大截止去年底解決就業人數已達170多萬人,繳稅334億。

責任編輯: a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