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檢驗 筑夢未來——2017基層檢驗人員培訓計劃”面向五省一市盛大召開

 

  (2017年7月12日 濟南)黨中央、國務院發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成為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其核心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以強基層為重點。其中,加強健康人力資源建設,尤其是基層人才隊伍培養是一大重點。

 

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主任潘柏申教授.jpg

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主任潘柏申教授

 

  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主辦的“2017基層檢驗人員培訓計劃”旨在通過對基層檢驗人員的培訓,進一步夯實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檢驗技術水平,進而提升基層地區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能力。本次培訓以濟南為主會場,福州、杭州、南京為分會場進行全程視頻直播,同時借助新媒體手段,網絡直播覆蓋山東、福建、浙江、江蘇、安徽、上海,以擴大培訓的整體規模和影響力,增進培訓效果。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邀請了全國檢驗醫學學科帶頭人就如何幫助和培養基層檢驗人員做好實驗室生化免疫檢測的質量控制、尿常規、生化急診等專題內容,與5省一市的近5,000名檢驗人員進行學術交流與探討。

 

  基層醫療機構檢驗水平亟待提升

 

  作為現代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檢驗醫學通過患者的血液、尿液或組織等作為樣本,進行體外檢測,為疾病的篩查、診斷、治療監測、預后評估等提供可靠的依據,而準確、快速的檢測結果有助于臨床醫生制定有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給予患者更好的醫療護理和有效的疾病管理措施,從而使患者的臨床獲益最大化。體外診斷檢測是長久以來醫療界無聲的“捍衛者”。體外診斷費用僅占全球醫療總支出的2%,卻影響著超過60%的臨床醫療決策。

 

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臨床檢驗科主任王成彬教授.jpg

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臨床檢驗科主任王成彬教授

 

  在“分級診療、基層首診”的政策引導下,基層醫療機構在我國醫療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基層醫院檢驗部門可以為基層醫療機構臨床治療決策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然而,在我國包括區、縣級醫院,農村地區的鄉鎮醫院和城市社區醫院在內的大部分基層醫療機構中,普遍存在檢驗技術手段比較落后、高水平檢驗技術人才缺乏、人才培養及管理經驗不足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醫學檢驗技術的發展和基層醫療機構診療水平的提高。

 

  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主任潘柏申教授指出:“基層檢驗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直接決定了基層醫院的檢驗質量和診療能力,對于基層醫療的未來發展和提高至關重要。然而,相對于我國整體醫療隊伍而言,基層檢高水平檢驗技術人才缺乏,是我國檢驗醫學發展中的短板所在。因此,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檢驗水平,加強對廣大基層檢驗人員的培訓成為我國檢驗醫學發展的重要任務,三甲醫院檢驗科的專家應該努力幫助基層檢驗人員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

 

  基層檢驗人員培訓項目助力實現“強基層”

 

  近年來,許多基層醫院逐步引進了半自動化或自動化檢驗設備,對檢驗質量管理的意識也在逐步提高,檢驗結果與臨床應用方面的醫學知識也不斷獲得更新。然而,醫院在引進先進檢驗設備等硬件升級的同時,對各層次檢驗人員在專業知識和臨床應用的培養往往缺乏足夠的重視。一名合格的檢驗人員在具備基本的檢驗技能與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應該不斷更新專業知識與技能儲備。

 

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傳新教授.jpg

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傳新教授

 

  此次基層檢驗人員培訓計劃旨在幫助提升基層檢驗人員的醫學水平,更好地運用先進的檢測手段、檢測儀器和檢測方法,為臨床提供及時、高效、準確的檢測結果。因此,特別甄選了如何做好實驗室生化免疫檢測的質量控制、血常規、尿常規以及生化急診等基層檢驗常見的檢測和質量管理知識,幫助基層檢驗人員了解最新檢測技術的臨床應用和質量管理理念,為臨床醫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診療服務。

 

  “多年來,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一直關注對基層檢驗人員的繼續教育。希望通過‘基層檢驗人員培訓計劃’幫助基層醫療機構更好地滿足患者不斷提升的診療需求,從而緩解大醫院的接診壓力,改善看病難的局面,優化醫療資源,在契合新醫改‘強基層’要求的同時,為建設‘健康中國’奠定基礎。”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臨床檢驗科主任王成彬教授表示,“未來,我們還會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策劃網絡課堂、專家遠程答疑面對面等內容好、易開展、費用低、效果好的培訓活動,并將這些活動從區域性向全國性推廣,讓更多的不同層次檢驗人員獲益,不斷促進基層檢驗向管理規范化、結果標準化方向發展。”

 

  談及本次“培訓計劃”為何選擇以濟南作為主會場并以山東為核心基地,覆蓋福建、浙江、江蘇、安徽、上海,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傳新教授認為:“基層檢驗人員數量配置是當前衡量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衛生資源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作為我國人口大省,山東在新醫改后衛生事業取得了全面進步。但同時在基層檢驗人員的分布特征、發展狀況、分布公平性及發展變化趨勢等方面還存在的很多問題,且更具有典型性,以此可以‘折射’出我國基層檢驗工作的共性問題。而本次‘培訓計劃’正是為解決這些問題而發起,不僅為基層人員與三甲醫院的專家之間搭起了面對面交流和溝通的良好平臺,也為未來基層檢驗人員繼續醫學教育措施制定以及促進我國基層檢驗隊伍建設提供參考。”

 

羅氏診斷中國專業診斷部總監陳錦添先生.jpg

羅氏診斷中國專業診斷部總監陳錦添先生

 

  作為此次“培訓計劃”的支持方,羅氏診斷中國專業診斷部總監陳錦添先生表示:“作為體外診斷行業的全球領導者,羅氏診斷始終將推進中國醫療改革、促進中國檢驗醫學發展視為我們重要的職責和義務。我們不僅希望能為基層醫院提供性能穩定、檢測結果快速準確、菜單豐富的高品質檢測產品,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幫助基層檢驗人員強化專業能力、提升檢驗技術水平,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廣大中國患者。自去年的云貴川三省培訓計劃,我們很高興今年繼續與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合作,通過‘培訓計劃’為基層檢驗人員搭建一個溝通、學習的平臺。未來,我們將繼續與國內專家開展合作,持續加大對基層醫院檢驗發展的支持,助力提高基層醫院檢驗水平,為推動中國檢驗醫學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 a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