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秋宴、早茶客、馬鞭草花海、藝術展覽、親子活動……烏鎮國慶精彩紛呈,買門票就送禮!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2022年的最后一個小長假——國慶節就在眼前,烏鎮景區為迎接此次小長假,早早做足準備工作,開展節前安全大檢查,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同時,也推出了精彩紛呈的各項活動。
2022年的最后一個小長假——國慶節就在眼前,烏鎮景區為迎接此次小長假,早早做足準備工作,開展節前安全大檢查,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同時,也推出了精彩紛呈的各項活動。 游烏鎮有好禮 門票+1元即送禮 為慶祝祖國73歲華誕,國慶期間,購買烏鎮西柵景區門票再加1元即送好禮1份,每日5000份,先到先得。 此外,烏鎮景區推出國慶專屬優惠券,登錄烏鎮旅游官方預訂網手機端即可領取客房、套餐優惠券,最高立減200元。國慶出游提前訂,不僅可以享受優惠價格還可以關注烏鎮景區公眾號領取更多餐飲優惠。 馬鞭草花海徜徉 桂花香人醉 江南的秋季,雖然短暫卻足夠美麗。位于西柵景區北側的龍形田,比鄰昭明書院,面積約7500平方米,四季栽種不同農作物,因形似一條臥龍而得名。此時正是一片紫色的海洋,優雅的紫色層層疊疊隨風搖曳,隨手一拍都是大片。這是今年馬鞭草的最后一波花期,錯過10月份就要等明年了。 舊時,烏鎮人基本家家戶戶會種桂花,所以,一到秋季,烏鎮儼然成為賞桂地,烏鎮的桂花姿態萬千,或是沿著水系道路連成一片,或是點綴散落在各家各會的庭院水巷,反倒讓游客有了一個游園賞桂的美好意境。 運河秋宴 全羊大餐 拾味金秋 烏鎮屬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地處大運河黃金地段,運河水滋養著烏鎮兒女,也帶來了豐富的水產,這個國慶假期,烏鎮景區推出“運河秋宴”,華燈初上,河岸燈火通明,靜坐運河之畔,品味別具運河風情的街宴,遙看運河瀲滟水光,聽箏音裊裊,與五湖四海的游客談天說地,愜意又自在。 慢下來,去感受秋意,去盡情享受江南水鄉的美景。枕水度假酒店此次國慶假期,為游客的旅途增加一份滿滿的儀式感,現推出應季美食——烤全羊自助餐。羊肉性甘、大熱,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開胃健力之功效。在逐漸蕭索的秋日,多吃羊肉對人體健康有益。而枕水度假酒店推出的烤全羊也是選用了烏鎮當地的湖羊,湖羊肉鮮嫩脂肪少、香而不膻,驅寒保溫強、營養含量高,是民間秋冬季節滋補的最佳食品 人間煙火早茶客 文藝理想藝術展 清晨,游客可前往水上集市體驗烏鎮早茶客。一排排的早餐鋪子炊煙裊裊,一擔擔的竹筐里瓜果琳瑯,正逢金秋桂花飄香季,烏鎮早茶客也結合桂花大做文章,精心研制了桂花栗子羮、桂花紅茶、桂花糯米糕,在這里,獨享一份靜謐的同時能感受到小鎮金秋的吃食,在各種煙火氣濃郁的早餐找回舊時的江南。 清晨,入住客人可前往水上集市體驗一把烏鎮早茶客。舊時烏鎮,臨河建屋,依水而居,水上市場是水鄉人民因水成市的一個真實寫照。也是烏鎮人生活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四鄉八鄰的居民們習慣在清晨搖著搖櫓船出來喝杯早茶,吃個早點,順便趕個早市。 一排排的早餐鋪子炊煙裊裊,一擔擔的竹筐里瓜果琳瑯,重現了舊時江南市集盛景。正逢金秋桂花飄香季,烏鎮早茶客也結合桂花大做文章,精心研制了桂花栗子羮、桂花紅茶、桂花糯米糕,在這里,獨享一份靜謐的同時品嘗到小鎮的金秋吃食,在各式煙火氣濃郁的早茶客中找回舊時的江南。 烏鎮不僅有人間煙火,更有文藝理想,木心美術館和烏鎮糧倉都將文藝氛圍拉滿。目前,木心美術館“我的天才女友”第三季特展, “步履環境”烏鎮糧倉藝術展匯聚于此,看展的同時藝術大片也有了,妥妥稱霸朋友圈。 除此之外,烏鎮西柵景區的老街上,也推出豐富的民俗活動,昭明書院里臨摹、拓印、香篆體驗…… 出門旅游,除了吃好玩好。烏鎮景區提前謀劃,對景區部分酒店房間內的設備更新升級,引用空氣懸浮床墊、安睡音波枕、恒溫睡眠眼罩等寢具裝置,打造主題深睡房,給游客擁有好睡眠,保證第二天精力充沛的度假游玩。 烏村活動琳瑯滿目 國慶遛娃好去處 相比假日里熱鬧喧囂的烏鎮西柵景區,距離西柵景區北側500米的烏村,則顯得更為寧靜悠閑。這個緊依京杭大運河而立,以江南原有的農村風情為主題元素保留了上世界七八十年代老房屋建筑風貌的村子,內設住宿、餐飲、娛樂、休閑活動等一系列的配套服務設施,是一個用“休閑度假村落”的方法打造的高端鄉村旅游度假區。 秋高氣爽的日子里,約上三五好友來烏村野炊,不需要自己費力準備食材,烏村會給你準備好一切。嬉笑打鬧累了,平躺在草地上凝望天空,空氣里彌漫著桂花的香味,最好的時光就在此刻。關注烏村Village微信公眾號還可以領取野炊優惠券30元。 不僅如此,作為親子的樂園,烏村精心籌備了適合各個年齡層孩子的豐富項目,如萌寵喂養、非遺藤編、秋風涂鴉、古法藍染、雕刻藝術、老童玩游戲……烏村的CCO們也發揮自身所能,為各位“村民”準備了篝火晚會、國慶游園會等內容,用熱情創造歡笑、創造和游客間的溫情,共同度過國慶7天美好時光。 責任編輯: 程艾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