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飛機出國打麻將”
 
  火車上的牌手們一點也不像是要去參加比賽的緊張樣子,更不像一群七十多歲的老人。他們吃飽喝足了三三兩兩湊著聊天,一個個嗓門洪亮、中氣十足。
 
  田瑛拿手機抓拍沿途的風景,綠油油的菜畦夾著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她把照片發給兒子,歡喜的表情讓人想起出門春游的小學生。
 
  十幾年來到處參加比賽,習慣了出門遠行,天南海北好像就一抬腿的距離。走到哪里先打牌,后旅游,玩夠了才回家。二十多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人,沒有一個用老年手機,戴上老花鏡,拿起智能手機,照片、微信、朋友圈一個比一個玩得溜。
 
  王桂英常說“貪玩的老人不會老”。
 
屏幕快照 2017-03-21 上午10.26.56.png
 
  陜西團所有成員合影。
 
  2005年,世界麻將組織在北京成立。2007年,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參加了在四川舉行的首屆世界麻將錦標賽。競技麻將在世界范圍內培養了一批忠實擁躉。國外也開始舉辦各類麻將比賽,邀請中國選手參加。因為“陜西競技麻將牌友聯誼會”成績突出,名氣大,得到了不少的邀請。西安牌友們也“坐著飛機出國打麻將”,他們的口號是“以牌會友,外加旅游”。
 
  西安牌友在國外的比賽中取得過不錯的成績:2012年中日交流對抗賽亞軍,第四屆麻將世錦賽團體冠軍、2016年奧地利公開賽冠軍、季軍。他們也有發揮不好的時候,2013年受邀參加法國麻將邀請賽僅獲得團體第四名;2014年,在法國舉辦的麻將歐錦賽上,他們遭遇了最嚴重的滑鐵盧。這次比賽,他們個人最好成績第30名,團體最好成績第37名。
 
  雖有遺憾,她們也沒太在意,輸贏對她們來說遠沒有“玩得開心”更重要。萬沒想到還在返程的路上,網絡輿論攻擊已經如潮水裹挾了她們。
 
  “丟中國人的臉。”“為什么不讓我二姨去參加比賽。”“跟國足一個水平。”
 
  回國后,面對接踵而至的媒體,大媽們委屈得直哭:“網友根本不懂競技麻將的規則就亂罵人”;“怎么能拿我們跟國足比呢?國家花了多大的財力物力支持足球,我們出來比賽的錢都是自己掏腰包的。”
 
  閻文英看得心寒,“麻將在國內官方的比賽中沒有一席之地,我們出國參加比賽也沒人重視,贏了是應該的,輸了卻一片罵聲。”
 
  低落情緒持續了一陣子,媒體的報道和解釋收獲了部分體諒和理解。牌友們按捺不住牌癮,再次出發了。
 
  “外國人雖然起步晚,但是他們一開始就是按規則學的,非常規范。”田瑛說。國外的選手很多是年輕人,頭腦靈活,牌技長進很快。他們的賽場特別安靜,只能聽到五個發音蹩腳的中文“吃、碰、杠、和、花”。
 
  2012年,田瑛去日本參加中日麻將交流賽獲得亞軍。一名日本牌手親手做了三套和服分別送給冠亞季軍。“我的那套是肉色的底子,上面繡了粉色的小花,非常精致。”
 
  看到外國人對麻將的熱情,作為中國人,她從心底里希望麻將能源遠流長,發揚光大。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