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人口看病就醫,醫療負擔大大減輕了。前天,省衛計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健康脫貧新政。今年1~6月,全省貧困人口住院44.91萬人次,共發生醫藥費用22.83億元,綜合醫保補償19.81億元,平均補償比87%,較普通參保患者提高約25個百分點。
 
  據介紹,貧困人口看病,可以免繳個人參保費用,由財政全額代繳;免交住院預付金,實行先診療后付費,減輕了“墊資”負擔。按照鄉鎮、縣、市、省級醫療機構區分,新農合補償起付線分別降到100元、300元、500元、1000元。大病保險起付線從1萬~2萬元降到0.5萬元。
 
  在綜合醫保“特惠”基礎上,我省設定了“351”政府兜底保障線,并實行慢性病門診“180”補充醫療保障。即,貧困人口在縣域、市級、省級醫療機構就診,個人年度累計自付費用分別不超過0.3萬元、0.5萬元和1萬元,剩余合規醫藥費用全部由政府兜底;貧困慢性病患者1個年度內門診醫藥費用,經基本醫保補償后,剩余合規費用由補充醫保再報銷80%。
 
  “‘180’補充醫保采取追溯補償方式,從今年1月1日起開始兌現,慢性病門診平均報銷比例超過90%。”省衛計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年度累計費用的逐步增加,達到“351”兜底線的貧困患者會逐步增加,大病住院平均報銷比將達到90%以上,保大病、保慢性病的政策效應將進一步凸顯。此外,實行“脫貧不脫政策”,已脫貧人口在一定時期內繼續享受政府兜底保障。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