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8大類基本公共服務列出計劃表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摘要: 7月23日,記者了解到,省政府日前發布《安徽省“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發布》,8大類基本公共服務列出計劃表。
7月23日,記者了解到,省政府日前發布《安徽省“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發布》,8大類基本公共服務列出計劃表。
教育
市區每3萬常住人口配備1所公辦園
“十三五”期間,安徽將推動15年基礎教育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2%以上。
義務教育資源將向農村、貧困地區傾斜,保障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蛲ㄟ^政府購買服務在民辦學校就學。
在一些普通高中,將會開設職業教育課程,率先從建檔立卡等家庭困難學生(含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求助供養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
對于已經離開校園的市民,也將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立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累計制度,完善學分認定和轉換辦法,拓寬學分認定轉換渠道,探索建立多種形式學習教育成果認定轉換機制,促進各類學習資源開放共享,構建惠及全民的終身教育體系。
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加快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市區、縣城每3萬常住人口至少建設1所公辦幼兒園,每個鄉鎮至少辦好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積極扶持企事業單位辦幼兒園、集體辦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向社會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重點保障農村適齡兒童和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新增適齡兒童入園需求。
社會保險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9%
覆蓋城鄉的社保體系將在“十三五”期間全面建立。屆時,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以上,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9%。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更加完善,失業、工傷保險逐步實現省級統籌。
我省還將探索推進門診費用統籌。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合理控制醫療費用。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和經辦管理。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
按照計劃,我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醫保基金支付比例達到75%左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穩定在75%左右,大病保險的報銷比例達到50%左右。
社會服務
未來每千名老人養老床位不少于45張
我省支持醫療衛生和養老機構開展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完善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和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人護理補貼、養老服務補貼制度。
“十三五”期間,新建養老床位10萬張,改造床位10萬張。建設3個省級醫養結合綜合示范區、10個醫養結合示范基地(園區)、100個醫養結合示范項目、300個社區醫養結合示范中心。90%以上的鄉鎮和8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包括養老服務在內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逐步實現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不少于45張。
重點在孤兒較多、需求較大的縣新建和改擴建兒童福利機構,支持有條件的社區建設“社區兒童之家”,提高基層兒童福利服務水平。依托現有社會福利設施資源,試點建設縣級未成年人保護設施。
每個市新建或改擴建精神病福利機構1所,其中新建機構床位數不低于300張,改擴建機構不低于200張,全省合計建設床位數5000張。
公共文化體育
力爭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對外開放
公共體育館免費開放,城市、農村的空閑土地可以建設多功能運動場,“十三五”期間,我省每萬人擁有群眾文化設施面積達到180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力爭達到1.8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和形式不斷創新,文化惠民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
支持全省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紀念館、美術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實施科普為民惠民行動,深化“三館一院聯盟”、縣域公共圖書服務一體化建設。
扶持發展實體書店,推進實體書店或各類圖書代銷代購網點覆蓋全省所有鄉鎮。
支持建設一批遺址博物館、考古遺址公園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推進智慧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
力爭含山凌家灘、鳳陽明中都皇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基本建成并對外開放,積極申報雙墩—禹會村、繁昌窯等大遺址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啟動實施10處省大遺址保護建設。
就業創業
到2020年新增就業超300萬人
貧困家庭子女、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農民工、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將可以參加免費技能培訓、職業培訓。
到2020年,我省城鎮新增就業超過3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勞動關系協調和爭議調處機制進一步完善,勞動關系更加和諧。
期間,我省將建設10家省級示范性技師學院、30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00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職業培訓網絡大學,面向全體勞動者開展網絡培訓和在線教育。實施萬名技師培養計劃。實施新技工系統培養計劃,學制教育規模達15萬人。建設一批公共實訓基地,到2020年全省一半以上的縣(區)至少建有1個公共實訓基地。
醫療衛生
大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市民在縣級醫院看病,可以有三甲醫院的專家遠程診療。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完善縣級醫院電子病歷等信息系統功能,加強縣級醫院與對口三級醫院、縣級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遠程診療信息系統建設,健全基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分級診療信息系統。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達到2.32人,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6張。
深化基層醫改,大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快推進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提高基層服務能力。
加強城市公立醫院、縣級醫院和中心鄉鎮衛生院重點?平ㄔO。健全兒科、全科、精神科、婦產科醫生和助產士等緊缺人才培養激勵機制。
住房保障
105萬套棚戶區將改造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建立和完善購租并舉的住房保障制度,力爭完成105萬套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和49.8萬戶貧困地區存量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切實改善城鄉困難群眾的居住條件。
對城市老舊小區開展水電氣改造、地下管網疏通翻新、配套設施和環境整治提升等整治改造,穩步推進建筑節能、“適老化”等提升型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2700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土地出讓收益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比例不低于10%。完成農村危房改造49.8萬戶,基本完成存量危房改造任務。
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
安徽將實施0-10歲殘疾兒童免費康復
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兒童、青少年將有望得到包括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在內12年免費教育。
“十三五”期間,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100%。殘疾人康復托養體系更加健全,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接受基本康復服務的比例達80%以上。視力、聽力、智力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其他殘疾人受教育機會明顯增加。殘疾人就業水平明顯提高,家庭收入不斷增加。
對5萬名0—18歲殘疾兒童接受手術、輔具配置和康復訓練提供定額補貼,對55萬人次的精神殘疾人提供服藥補貼。實施0—10歲殘疾兒童免費康復制度。到2020年,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及持證殘疾人接受基本康復服務的比例達到80%以上。
市、縣兩級公共圖書館普遍設立盲人閱覽室,配置盲文圖書、有聲讀物、大字讀物及有關閱讀設備。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