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獲悉,今年1至4月份,全省公安機關已查處各類假冒偽劣產品總值6000余萬元。
 
  據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全省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共立案5624起、破案4182起,挽回經濟損失11.24億余元,抓獲犯罪嫌疑人4132人。“獵狐-2016”境外追逃緝捕率達70%,居全國前列。2017年一季度,全省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共立案1237起,涉案金額近29億元,破案541起,挽回經濟損失2億余元,抓獲犯罪嫌疑人725人。從今年一季度情況看,全省經濟犯罪案件中,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危害稅收征管、侵犯知識產權及金融詐騙四類案件同比分別上升164%、106%、65%、33%;職務侵財、擾亂市場秩序案件同比分別下降44%、11%。
 
  在所有經濟犯罪中,侵權假冒犯罪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危害最大,也是公安機關著重打擊的目標之一。2016年,全省經偵部門共立侵權假冒犯罪案件442起,破案28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92名,查獲各類侵權假冒商品230余萬件,涉案總價值2.6億余元。2017年1月至4月,全省經偵部門共立侵權假冒犯罪案件125起,破案8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7名,涉案價值6200余萬元。
 
  針對近年來高發的以非法集資為突出表現的涉眾型經濟犯罪,省公安廳經偵總隊提醒廣大市民,一定要認清企業面目,即使是經工商登記獲準成立的企業,并不等于可以面向公眾吸收存款或集資,還要看其是否經過依法批準經營此項業務。其次要關注資金安全,如果認為確有出借或投資必要的,可以要求對方或者推薦人提供合法確實的抵押或擔保。除此之外,還需要尤其警惕高額回報,特別是沒有任何實體支撐的借貸或投資行為。尤其是老年人,更應該謹慎對待以發放投資理財宣傳冊、贈送柴米油鹽等形式的各類宣傳活動,不要輕易參加所謂推介會。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