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安徽省政府正式發布《關于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人才工作的意見(試行)》。今年1月獲批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此次拿出10條人才政策,包括薪酬待遇、出入境便利、編制職稱、住房、醫療、子女就學、配偶安置等內容。
 
  【獎補】

  用人單位可享“人財雙收”
 
  《意見》稱,安徽省加大引才獎補力度。引進人才工資性年收入超過50萬元、納稅10萬元以上者,在首個管理期內,省市兩級財政按實付薪酬的50%資助獎補用人單位用于引才工作,每人每年最高可達100萬元。管理期一般在5年以下,獎勵資金省、市按1∶1比例承擔。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省政府一次性配套給予100萬元生活補助,其中國家“千人計劃”短期項目入選者每人30萬元。
 
  【簽證】

  外籍人員申請永久居住條件放寬
 
  此次新政規定:符合認定標準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經當地人才主管部門推薦,可直接申請在華永久居留。
 
  外籍人員已在當地連續工作滿4年、每年在我國境內實際居留累計不少于6個月,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工資性年收入和年繳納個人所得稅達到規定標準,可以申請在華永久居留,并允許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隨同申請。具有博士學位的外籍華人在當地工作,或外籍華人在當地連續工作滿4年、每年在我國境內實際居住累計不少于6個月,可直接申請在華永久居留。
 
  此外,對來探望親屬、洽談商務、開展科教文衛交流活動及處理私人事務的外籍華人,可簽發5年以內多次出入境有效簽證。在皖工作的外國人,如其已連續兩次申請辦理工作類居留許可,且無違法違規問題,可以簽發有效期5年以內的工作類居留許可。
 
  引進人才屬華僑的,憑僑務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可在居住地直接落戶。
 
  【個稅減免】

  享受不同類型優惠和減免
 
  在稅收方面,引進人才將享受不同類型的優惠和減免。其中,個人獲得省政府、國務院部委和部隊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可以免納個人所得稅。
 
  按照規定,高校、科研機構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以股權或出資比例形式給予科研人員的獎勵,獲獎人享受遞延至取得分紅或轉讓時適用20%稅率征稅優惠。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員工的股權獎勵,符合規定條件的,享受遞延至轉讓該股權時適用20%稅率征稅優惠。
 
  個人因作出突出貢獻從省級以下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取得的一次性獎勵收入,不論其獎金來源,享受按“偶然所得”20%稅率征收個稅。
 
  【綠色通道】

  創新人員編制管理方式
 
  《意見》明確,這些人才的高級職稱評審,由兩名同專業領域正高級職稱人才推薦,由科學中心自主評定。評審重點是看能力、業績貢獻和業內公認度,不受身份、任職年限等限制。
 
  在編制上,引進人才也將享受到優待。例如,支持科學中心用人單位設立特設崗位和流動崗位柔性引進人才,不受崗位總量、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限制。暢通科學中心高層次人才在全省各類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間流動渠道。創新人員編制管理方式,保障供給,滿足科學中心機構建設和各用人單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需要。
 
  【配套服務】

  合肥將建設國際人才城
 
  《意見》稱,將探索建設合肥國際人才城,打造人才要素集聚和人才工作機制創新載體。
 
  對引進國際國內高層次人才,合肥市將為其未成年子女優先安排學校就讀。增設外籍子女學校或開設國際部,外籍人才子女就學可實行彈性學制。配偶工作安排保持原單位編制性質和職級。
 
  在住房方面,合肥市將加快人才公寓房建設,優先保障科學中心引進人才90至220平米的住房需求。為外籍人才提供預約診療和外語服務,在部分省重點醫院設立國際醫療部,積極引進現代醫療機構臨床技術與服務管理理念,探索建立國際醫療結算體系。
 
  同時,來合肥工作的人才將領到一張“江淮優才卡”,作為持有人居住和工作的證明,用于辦理具體事務。持有人憑卡可直接到相關部門辦理住房、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保險等手續,享受公共文化服務。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