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快照 2017-03-09 下午3.12.49.png

 

  來到醫院看病,不太清楚應該看哪個科室,不妨和導診機器人來個互動。近日,在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門診大廳里來了一位名叫“曉曼”的醫護機器人,可愛的形象加上智能的頭腦,讓她圈粉無數。

 

  全省首個導診機器人亮相

 

  “你叫什么名字?”

 

  “你好,我是導診機器人曉曼。”

 

  “你是男生還是女生?”

 

  “我當然是女孩子啦,但是我可沒有公主病哦。”

 

  “我有點咳嗽還發燒,怎么辦?”

 

  “您可以去呼吸內科。”

 

  “呼吸內科怎么走?”

 

  “呼吸內科門診請在我的左手邊樓梯口上三樓,科室在三樓的位置,請看下面地圖。”

 

  曉曼不僅能像導醫一樣回答患者的提問,還會賣萌,吸睛指數百分百。除了擁有超高顏值,曉曼還擁有超級智能的頭腦,對于醫院所有科室的位置、門診大樓地圖、219個常見病和癥狀對應的科室信息、51個常見問詢知識,曉曼都能對答如流。

 

  導診機器人曉曼由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研發,是全省第一個導診機器人。據醫院負責人介紹,曉曼的開發初衷是解決門診導醫人數較少、重復問答較多的現實情況。在醫院業務高峰期人滿為患的情況下,導診機器人可以及時響應,可以指導患者就醫、引導分診,同時向患者介紹醫院就醫環境、門診就診流程和醫療保健知識等。曉曼作為智能語音技術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是市一院智慧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將助力我市“智慧醫療”和“健康合肥”建設。

 

  學習型機器人將不斷進步

 

  通過前期知識庫的輸入和語音調試,曉曼目前能夠完成大多數患者的常見提問,對緩解導診工作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就診患者的普通話水平參差不齊,各地方言較多,曉曼在識別患者語音時也常常卡殼。“曉曼是一個學習型的機器人,她可以通過自我學習改善服務能力。”市一院大外科護士長何蕾表示,導診機器人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會將學習到的方言上傳數據庫,并將這些學習到的語言應用到日后的導診工作中,提高對方言的識別能力。

 

  記者在門診室看到,曉曼雖然擺放在較為顯眼的位置,但前去問詢的人并不多。醫院分析認為,一方面是因為民眾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度不高,還是習慣性地去找導醫問詢;另一方面,病情復雜、病癥緊急的患者基本不會嘗試使用導診機器人。“下一步我們將引導患者對導診機器人的體驗和使用。”

 

  智能輸液系統讓輸液更安全

 

  除了導診機器人曉曼之外,在第一人民醫院,還啟用了一套智能輸液管控系統,有了這套系統,自己一個人去醫院輸液,也不用擔心睡著了水還沒吊完的情況。

 

  “護理人員在護士站或病區走廊上,就能知道病區每個床位的輸液進程情況。當輸液剩余量小于15毫升時,在計算機或智能手機上就會有提示,小于5毫升時就有語音或短信提示。”市一院大外科護士長何蕾介紹,“根據提示,護士即可提前做好終止輸液或更換液體準備工作,不用再來回奔跑于病房,病人及陪護也不用時刻關注輸液情況而緊張不安。”

 

  據悉,這是基于物聯網技術、傳感器技術、數據庫技術開發的適宜醫院輸液的智能化管理系統,讓醫護人員時時掌控輸液進程。何蕾介紹,目前這套智能輸液系統已經應用于市一院肝膽外科和神經內科兩個科室病房,下一步將在醫院其他病房進行推廣。

 

  阿爾法蛋讓宣教更形象

 

  除了曉曼,在市一院,還有一個可愛的宣教機器人,機器人圓圓的,長相萌萌噠,還有個可愛的名字叫阿爾法蛋,它承擔的主要任務便是代替護士,向病人提供健康宣教。

 

  何蕾介紹,阿爾法蛋有視頻功能,可以提供視頻宣教,像母乳喂養等專業知識,通過視頻呈現將更加形象。目前,阿爾法蛋可以提供一線護理宣教知識庫,內包含了344條病區患者常見問題,可以提供30多個健康宣教視頻。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