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居民區內違建
 

  8月10日,廬陽區亳州路街道城管部門對暢園新村小區一處違建車棚予以拆除,拆除面積約640平方米。
 

  據了解,暢園新村屬于老舊小區,居民利用41與42號樓之間樓前公共用地私自搭建磚混結構的車棚,不僅影響居民生活和出行,而且存在安全隱患。對此,轄區城管部門組織拆除了該違建車棚,并及時清理了產生的建筑垃圾進行清理,確保周邊環境整潔。
 

 

  8月9日上午,常青街道城市管理部對老合肥監獄第一生活小區內總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120余處違法建設進行協助拆除,目前拆除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據了解,該小區為老舊小區,部分一樓業主在院墻內進行違法建設用于堆放物品等。城管隊員前期多次進行宣傳勸導,反復講解相關法律法規和拆違政策,最終贏得業主的配合,啟動了對該小區違建的統一拆除。

 

 

  8月11日上午,在做好宣傳勸導的基礎上,琥珀街道城市管理部對省總工會干校宿舍內違法建設進行拆除。作業過程中,執法人員積極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確保拆違工作安全、順利完成。此次共拆除違建4處面積約260平方米。

 

 

  8月11日,包公街道城市管理部對寧國路省地質調查院內違法建設進行拆除,共計拆除違建8處面積約100平方米。
 

  經調查,8處違建大多為彩鋼瓦、防雨布等簡易結構。前期,城管隊員逐戶上門對當事人進行宣傳勸導,告知其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城管部門拆違的決心,最終,當事人同意由城管部門協助進行拆除。

 

 

  8月11日,包河區望湖街道城市管理部對電氣工程學院生活區內違建進行助拆,拆除面積約32平方米。
 

  該違建位于電氣工程學院生活區入口南側的一樓院內,當事人沿著圍墻利用鋼架和玻璃將原圍墻加高約70厘米,影響了小區整體環境,且存在安全隱患。前期城管部門多次上門開展宣傳,并給予當事人充分的準備時間,最終違建得以順利拆除。

 

 

拆除校園內違建
 

  8月9日上午,包公街道城市管理部對馬鞍山路合工大校園內違法建設進行拆除,當日拆除違建10處面積約200平方米。
 

  本次拆除的范圍包括合工大校區及住宅區內擅自搭建的建筑物、構筑物及其他設施,這些違建主要為彩鋼瓦等簡易結構,共有40多處,面積約900平方米。前期,包公街道城市管理部多次牽頭召開推進會,部署拆違相關事宜,在校園內張貼橫幅宣傳,營造良好拆違氛圍,并分批上門開展宣傳工作,要求當事人自拆或配合拆除違建。

 

 

 

  8月10日下午,井崗鎮十里店社區市容辦對樊洼路與西二環路交口以東十里廟小學(北區)東側10號電力桿塔周邊的違法建設進行拆除,拆除面積約50平方米。
 

  此處違法建設為彩鋼瓦房結構,大風天氣時,板材極易被吹接觸高壓線路導致線路跳閘停電。經過與違建當事人的溝通,當事人認識到違建給電容器組、線路安全運行帶來的重大隱患,表示會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拆除。
 

 

 

拆除樓頂違建
 

  8月11日,蕪湖路街道城市管理部對世紀云頂大廈樓頂兩處違法建設進行拆除,拆除面積共約30平方米。
 

  這兩處違建不僅侵占樓頂公共區域,而且存在一定安全隱患。街道城管隊員多次上門做業主的思想工作,在反復溝通協商后,決定由城管部門對該處違建進行助拆。

 

 

拆除經營性違建
 

  8月9日,包河區同安街道城市管理部對太湖路合肥榮青廢品回收站違建進行拆除,共拆除違建7處面積約140平方米。
 

  據了解,榮青廢品回收站內違建為磚混結構,主要用于住人和堆放廢品,未有審批手續,且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經過城管隊員多次勸導以及宣傳相關法律法規,當事人表示同意拆除。

 

 

  8月10日,城管部門開始拆除徽州大道與錦繡大道交口附近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違法建筑,目前拆除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據了解,該處違法建設屬于歷史遺留問題,部分違建為居民私自建設用于出租或堆放雜物。前期,煙墩城管隊員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違建進行了現場勘查、調查取證,但當事人拒不配合;在執法人員多次上門溝通后,當事人同意自行拆除該處違建活動板房。

 

 

及時制止新增違建
 

  8月2日,廬江縣廬城大隊一中隊依法對前期巡查發現的兩戶新增違建進行強制拆除,拆除面積共約100平方米。
 

  據悉,兩處新增違建其中一處位于廬巢路農委宿舍大院內,面積約30平方米;另一處位于廬巢路金街一號頂樓,系戶主在其所租售的18層樓房頂樓擅自搭建的彩鋼瓦活動板房,面積約70平方米。

 

▲廬巢路農委宿舍內違建拆除前
 

▲廬巢路農委宿舍內違建拆除中
 

  執法人員發現后責令其立即停止違法建設,并依照法定程序下發了限期自行拆除通知書。自行拆除期限到期后,兩處違建均未自拆,為維護法律的權威,執法人員組織力量,依法予以強制拆除。    
 

▲廬巢路金街一號頂樓拆除前


▲廬巢路金街一號頂樓拆除后

責任編輯: 許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