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寶貴經驗傳承好、發揚好,銘記奮斗歷程,擔當歷史使命,從黨的奮斗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
——習近平2021年6月18日,在參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上的講話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薪火相傳,為之前赴后繼、接續奮斗。


第一個黨組織——上海共產主義小組

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于1920年8月在上海正式成立,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前的共產黨上海發起組的通稱。成立后,陳獨秀被選為書記。成員先后有李漢俊、沈玄廬、陳望道、俞秀松、施存統、李達、楊明齋、周佛海、邵力子、袁振英、沈雁冰、林伯渠、李啟漢、李中、沈澤民等10余人。
 
安徽第一個農村黨組織——中共小甸集特別支部

1922年春,壽縣籍青年徐夢周、曹蘊真、魯平階奉派回鄉,以教師身份做掩護,開展革命活動,成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小甸集特別支部,直屬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領導。隨后,又臨時建立了中國共產黨小甸集小組,由曹蘊真、徐夢周、魯平階三人組成。青年團“特支”及黨小組的成立,為中共小甸集“特支”的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23年冬,受黨中央指示,曹蘊真、魯平階、徐夢周組建中共小甸集“特支”,選舉曹蘊真為“特支”書記。“特支”直屬黨中央領導,是安徽最早的農村黨組織。

安徽第一個城市黨組織——中共安慶支部

1923年春,受陳獨秀委派,柯慶施到安慶開展建黨活動。1923年冬,柯慶施在安慶萬安局一號濮家老屋召開安慶建黨會議。柯慶施、王步文、濮德毅、濮德治、許繼慎、楊溥泉、彭干臣、高永春、姚光鼐、王同榮10人參加會議。會上,柯慶施宣讀陳獨秀來信,宣布成立中共安慶支部。會議推選柯慶施為支部書記。
 
黨的第一個紀律檢查機構

1927年4月底至5月上旬,在武漢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紀律檢查機構——中央監察委員會,標志著黨的紀律檢查制度的創立。

1927年5月9日,在中共五大上,王荷波等10名代表被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會的委員和候補委員。王荷波為主席,楊匏安為副主席。

黨的五大選出的10名監察委員無一人投敵叛黨,王荷波等8人先后犧牲在戰場或刑場上,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對黨的事業的忠誠。
 
中國共產黨唯一的女創始人是誰?

在有跡可循的史料里,向警予是中國共產黨唯一的女創始人。

向警予(1895-1928),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及早期領導人之一,蔡和森的妻子,無產階級革命家、婦女解放運動領導人之一。1919年,向警予參加毛澤東、蔡和森領導的“新民學會”,思想逐漸傾向于革命。同年,她與蔡和森、蔡暢等組織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成為湖南女界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首創人。在法期間,向警予發奮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積極參加工人運動實踐,迅速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堅定地支持蔡和森的建黨主張,積極參與建黨工作。

1922年,向警予回國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最早的女共產黨員之一。7月,在黨的二大上,她當選為第一個女中央委員,擔任黨中央第一任婦女部長,開始領導中國最早的無產階級婦女運動。

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賣,向警予在漢口被捕,英勇就義,終年33歲。毛澤東在延安與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追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時,稱向警予是中國共產黨“唯一的一個女創始人”。

第一位女黨員——繆伯英

1899年10月,繆伯英出生于湖南長沙縣。1920年10月,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接著,又成立了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繆伯英是最早入團的成員之一。1920年11月,繆伯英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中第一位女黨員,也是當時北京地區唯一一位女共產黨員。

大革命失敗后,繆伯英調任上海工作,在白色恐怖中,開展地下工作,由于斗爭險惡,積勞成疾,于1929年10月在上海病逝,年僅30歲。

一年半之后,繆伯英的丈夫何孟雄也遭叛徒出賣,同另外23名革命志士被反動派秘密槍殺于上海龍華,被稱為“龍華二十四烈士”,他們的兩個孩子于戰火中走失,下落不明。因為繆伯英、何孟雄名字中各有一“英”、一“雄”,同志們稱他們是“英雄夫妻”。


 
為了新中國,犧牲了多少革命先烈?

據民政部門和組織部門統計,從1921年7月1日成立中國共產黨,到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前,可以查到姓名的犧牲的革命者是370多萬。這就是說,在這1萬多個日子里,平均每天有370多名革命者犧牲!

人民英雄紀念碑

最早犧牲的共產黨員是誰?

據考證,林祥謙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中最早就義的烈士。

林祥謙烈士像

林祥謙,福建閩侯人,1892年10月出生,中國工人階級的杰出代表和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者。1922年,林祥謙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當選為京漢鐵路江岸分工會委員長。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在鄭州成立,定于2月4日舉行全路總同盟罷工,林祥謙被指定為江岸地區罷工總負責人。2月4日,林祥謙下達罷工令,震撼中外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開始。2月7日,林祥謙與十幾名工會領導人和工人代表被北洋軍閥逮捕。北洋軍閥以死威脅逼迫林祥謙下令復工,遭到林祥謙斷然拒絕,林祥謙說:“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復!”最終慘遭殺害,年僅31歲。

安徽最早犧牲的共產黨員——楊兆成

楊兆成,1902年出生于懷寧縣農民家庭。1924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6年入黨。楊兆成早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期間,先后參加了“六二”學潮、反對省三屆議員賄選等一系列斗爭。1926年1月,中共安慶特別支部成立,楊兆成任書記兼共青團安慶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他冒著生命危險,積極宣傳革命思想,組織領導革命活動。

1926年秋,從省立一師畢業的楊兆成,為策應北伐,留在學校開展兵運。當時統治安徽的反動軍閥陳調元對“赤化分子”嚴加防范,楊兆成寫信鼓動策反在陳調元部服役的表兄,反動軍警通過郵檢,偵知他的行動。8月25日,楊兆成在安慶被捕,隨后轉押蚌埠。楊兆成被捕時,手里有一份數百人的黨團組織人員名單。他趁敵人不注意,將名單悄悄吞進肚里,保護了其他同志的安全。盡管受盡酷刑,楊兆成始終不曾吐露組織實情,一無所獲的敵人最后將楊兆成殘忍殺害。楊兆成犧牲時年僅24歲。

多少共產黨員為脫貧攻堅事業獻出生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

全國累計選派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同近200萬名鄉鎮干部和數百萬村干部一道奮戰在扶貧一線,鮮紅的黨旗始終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在脫貧攻堅斗爭中,1800多名同志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脫貧攻堅殉職人員的付出和貢獻彪炳史冊,黨和人民不會忘記!共和國不會忘記!

忠于黨、忠于人民、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是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奉獻而不斷鑄就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全國廣大共產黨員要始終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斗。

——習近平2015年7月1日,給國測一大隊老隊員老黨員的回信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