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女干部秦淑芬堅守棚改一線5年,寫出20萬字拆遷小說,經媒體報道后,好評如潮,備受關注。記者日前從安徽省淮北市有關部門獲悉,秦淑芬創作的長篇征遷題材小說,被影視機構“相中”,改編而成的電影劇本《征遷》,已經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備案,并順利通過立項,正式進入籌拍階段。

 

  20萬字征遷小說被影視機構“相中”

 

  2012年4月,在淮北市直機關單位工作的秦淑芬,經組織安排,來到濉溪縣濉溪鎮掛職副鎮長。當時正值濉溪棚改工作啟幕,她被委任分管棚改、征遷工作,一干就是5年。

 

  期間,秦淑芬參與了濉溪老城一帶13個地塊的征遷工作,經常被一些平凡的人和事所感動,萌發出了寫作念頭,想把這些故事寫出來。掛職結束后,她潛心整理起征遷工作的點點滴滴。到2017年底,《拆遷鎮長》三易其稿,洋洋灑灑有近20萬字。

 

  作品創作完成后,秦淑芬有個心愿:結集出版或改編拍攝。“我們從新聞媒體上了解到淑芬大姐的心愿后,主動與她聯系,被小說的故事情節、淑芬大姐的敬業精神深深打動,所以決定改編成電影劇本、投資拍攝。”影片《征遷》投資方——安徽淮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朱春生說。

 

  劇本改編基本尊重原創情節跌宕起伏

 

  2016年9月,一部名為《安居》的電視劇在央視熱播,講述了在北梁動遷過程中,政府與群眾勠力同心,最終實現和諧征拆、圓了安居夢想的故事。

 

  “這足以證明,征遷題材的影視作品是深受群眾歡迎的!”朱春生話鋒一轉,“然而,專門反映征遷這一熱點事件的電影作品,在國內尚不多見,加上電影的國際化屬性,所以最終決定拍攝成電影。”

 

  馬大爺抵制征遷,放狗咬人;劉敏被強勢的鄰居欺負;鄉鎮企業征遷面臨發展難題;古溪河污染治理、石料廠引發環境污染;貧困戶張梅生活艱難……市直機關干部陳初心到老煤礦基地的口子鎮任黨委書記,剛上任便趕上了民生工程——棚戶區改造征遷,陳初心迎難而上,把棚戶區改造作為改善百姓住房條件、轉型發展、精準扶貧、環境治理、文明創建的總鑰匙,贏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把征遷完美推進下去。

 

  “鑒于原著作品內容豐滿、情節跌宕起伏、矛盾沖突不斷、人物個性鮮明,因此劇本在改編過程中基本尊重原創。”朱春生表示。

 

  影片進入籌拍階段

 

  作為淮北一家本土影視機構,安徽淮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試圖通過此片,展示綠金淮北的風土人情,體現基層黨員的工作作風。

 

  目前,劇本已經通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備案、立項,進入籌拍階段。影片將采用艾麗莎數字電影機拍攝。為了取得理想的拍攝效果,安徽淮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還聯手北京、上海、江西等其它三家影視機構聯合拍攝、共同打造,不僅要上院線,還將全力沖刺央視影視頻道和“五個一工程獎”。

 

  “這是一部反映淮北城市轉型的力作,以充滿淮北風情的生活畫面,展示淮北由煤城變美城的歷史進程,非常值得期待!”該片編劇、淮北市戲劇創作研究室主任孫偉告訴記者,作品已被列為淮北市2019年度重點文藝項目,同時已向安徽省委宣傳部申報項目扶持。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